[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形状记忆合金修复已变形地铁盾构隧道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40270.0 | 申请日: | 2018-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9720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龙血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E21D9/01 | 分类号: | E21D9/01 |
代理公司: | 济南旌励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10 | 代理人: | 牛传凯 |
地址: | 40112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柱 支撑管 滑套 链轮 地铁盾构隧道 形状记忆合金 内壁 透槽 背面 变形 修复 地铁轨道 辅助装置 内壁两侧 内部中空 上下滑动 实时观察 弧形板 操控 施工 竖向 同侧 同轴 外周 穿过 支撑 配合 | ||
一种基于形状记忆合金修复已变形地铁盾构隧道的装置,包括立柱,立柱内部中空,立柱的两侧分别开设竖向的第一透槽,立柱的外周套装第一滑套,第一滑套能够沿立柱上下滑动,第一滑套的内壁两侧分别固定安装第一连接块,第一连接块分别同时从对应的第一透槽内穿过,立柱的内壁背面上部两侧分别固定安装链轮,立柱的内壁背面下部两侧分别固定安装两个同样的链轮,位于立柱下部同侧的两个链轮同轴。两个支撑管分别位于地铁轨道两侧,施工人员能够在两个支撑管之间穿行,从而有利于实际操作中施工人员对现场进行实时观察和操控,且通过两个支撑管和第二弧形板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稳定地支撑本装置,本装置不会发生倾斜,无需借助其他辅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地下工程装置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基于形状记忆合金修复已变形地铁盾构隧道的装置。
背景技术
伴随着城市地铁盾构隧道的快速发展,地铁盾构隧道频受邻近工程扰动,例如工程实例表明地表突发大量堆土造成下方盾构隧道拼装管片变形,严重影响隧道结构和运营安全。地表突发大量堆土造成地铁盾构隧道变形后,目前的加固方法是在隧道内侧用钢环拼接焊接加固,同时在地表上方卸载,等待变形隧道横截面向圆形回弹,但工程实例表明这样被动等待变形隧道回弹效果不佳。因此需要一种主动让横截面变形的盾构隧道恢复的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形状记忆合金修复已变形地铁盾构隧道的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基于形状记忆合金修复已变形地铁盾构隧道的装置,包括立柱,立柱内部中空,立柱的两侧分别开设竖向的第一透槽,立柱的外周套装第一滑套,第一滑套能够沿立柱上下滑动,第一滑套的内壁两侧分别固定安装第一连接块,第一连接块分别同时从对应的第一透槽内穿过,立柱的内壁背面上部两侧分别固定安装链轮,立柱的内壁背面下部两侧分别固定安装两个同样的链轮,位于立柱下部同侧的两个链轮同轴,上方的链轮分别与下方前面的链轮通过链板连接,链板的外侧分别同时与对应的第一连接块固定连接,第一滑套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支撑杆的下端,支撑杆与第一滑套之间有夹角β,β=15-20°,支撑杆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同一个第一弧形板的底面两侧,第一弧形板的凹面朝下;立柱的下端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支撑管的上端,支撑管分别与立柱之间有夹角α,α=120°,支撑管的下端分别固定连接第二弧形板的凹面,每个支撑管的内壁下部固定安装同样的链轮,立柱的下部两侧分别开设两条相互平行的第二透槽,第二透槽均与立柱内部相通,每个支撑管内的链轮与立柱下方背面对应的链轮通过同样的链板连接,链板分别同时从对应的第二透槽内穿过,每个支撑管的外周套装第二滑套,第二滑套能够分别沿对应的支撑管滑动,支撑管的顶面分别开设第三透槽,第二滑套的内壁顶面分别固定安装第二连接块,第二连接块分别同时从对应的第三透槽内穿过,第二连接块分别同时与对应的链板固定连接,第二滑套的下部顶面和底面分别固定连接L型杆的一端,L型杆的材质为形状记忆合金,L型杆的另一端分别同时固定连接对应的第二弧形板的凹面,位于同侧的L型杆分别位于对应的支撑管的上下两侧,L型杆的内侧分别固定安装柔性加热薄膜,柔性加热薄膜分别同时与电源电路连接;还包括齿轮、齿条和导向装置,支撑管的内壁背面分别固定安装齿轮,支撑管内的链板的底面分别开设齿槽,齿轮能够分别同时与对应的链板啮合,支撑管的内壁背面底部固定安装数个导向装置,支撑管内分别设有齿条,齿条分别同时从对应的导向装置内穿过,且齿条与齿轮啮合,齿条的底面分别固定安装同样的第二连接块,第二滑套的底面分别开设同样的第三透槽,第二连接块分别同时从对应的第三透槽内穿过,第二连接块分别同时与对应的第二滑套的内壁固定连接。
如上所述的一种基于形状记忆合金修复已变形地铁盾构隧道的装置,所述的第二滑套的下部顶面和底面分别固定连接保温套的一端,保温套的两端均开口,保温套均为软质材料,L型杆分别从对应的保温套内穿过,支撑管的下端顶面和底面分别固定安装线轮,保温套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线绳的一端,线绳的另一端分别绕对应的线轮后与对应的第二滑套的斜下侧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402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