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碱与片碱同时生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39835.3 | 申请日: | 2018-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1406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7 |
发明(设计)人: | 王吉锁;胡泽波;昂卫国;王永山;陈久玲;邹庭文;李通;林琍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盐安徽红四方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D1/44 | 分类号: | C01D1/44;C01D1/04 |
代理公司: | 11567 北京旭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董媛 |
地址: | 230022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通 阀门 碱槽 降膜 第三换热器 片碱 生产装置 第二换热器 第一换热器 输出管道 输出端 液碱 化工生产装置 管道混合器 频繁切换 生产模式 浓缩器 片碱机 生产液 种液 生产成本 节约 生产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碱与片碱同时生产装置,涉及化工生产装置领域。该生产装置包括与Ⅰ效降膜器连通的第一碱槽、Ⅰ效降膜器经过Ⅱ效降膜器连通、第一换热器、Ⅲ效浓缩器和片碱机连通;Ⅱ效降膜器与第一换热器之间设置第一阀门,Ⅱ效降膜器还经第二阀门、第二换热器与第三换热器连通,第三换热器输出管道设置第三阀门;管道混合器一端与第二换热器连通,另一端与第一碱槽连通;第三换热器输出端与第三阀门间设置与第二碱槽连通的管道;第三换热器输出端与第二碱槽之间设置第四阀门,第二碱槽与第三碱槽连通后经第三阀门后的输出管道连通。上述装置,能够同时生产液碱与片碱,避免液碱与片碱生产模式的频繁切换,有利于生产稳定,节约了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生产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液碱与片碱同时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烧碱为一种具有强腐蚀性的强碱,从形态上可分为液体烧碱(简称液碱)和固体烧碱(简称固碱)两种,固碱是烧碱生产中的主要产品,从其形状上又可分为桶装固碱、片碱和粒碱三种。其中片碱投资小,工艺设备简单,一直以来得到固碱生产厂家的青睐,又因用塑料包装袋包装,使用特别方便,因此片碱在市场上很畅销,倍受用户欢迎。
现有片碱装置有两种生产模式:一种模式为液碱生产,另一种模式为固碱生产。当生产液碱时,来自电解工序的32%液碱经过二次降膜器浓度升至49%左右,可做成品液碱售出;当生产片碱时,液碱经过二次降膜器浓度升至56%以上,继续经过降膜浓缩器浓缩成98%以上熔融碱,经过片碱机冷却制成片状固体碱产品。
但是现有装置生产存在以下缺陷:1、固体片碱时,根据工艺要求,Ⅱ效降膜器出口碱浓度为56%左右才能满足Ⅲ效浓缩器出口碱浓度在98%以上,无法实现49%碱与片碱同时生产;2、固碱模式切换成49%碱生产时,整个Ⅲ效浓缩器及片碱机等设备及相关管道要用蒸汽清洗吹扫干净以确保下次正常生产,每次有大量的碱被放到下水道,相应增加了碱损及蒸汽消耗,也造成去污水站的污水pH升高,需加酸中和;3、Ⅲ效浓缩器降膜管在不进料生产时,长期与空气接触,降膜管内表面氧化,再次生产时,此氧化层剥落,易造成降膜管的腐蚀。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碱与片碱同时生产装置,解决了现有装置无法实现液碱与片碱同时生产。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液碱与片碱同时生产装置,包括第一碱槽,上述第一碱槽与Ⅰ效降膜器连通,上述Ⅰ效降膜器与Ⅱ效降膜器连通,上述Ⅱ效降膜器经第一换热器与Ⅲ效浓缩器连通,上述Ⅱ效降膜器与上述第一换热器之间设置有第一阀门,上述Ⅲ效浓缩器与片碱机连通;
上述Ⅱ效降膜器还经第二阀门与第二换热器连通,上述第二换热器与第三换热器连通,上述第三换热器的输出管道上设置有第三阀门;上述第二换热器还与管道混合器连通,上述管道混合器的另一端与第一碱槽连通;
所述第三换热器的输出端与第三阀门之间设置有与第二碱槽连通的管道;所述第三换热器的输出端与第二碱槽之间设置有第四阀门,所述第二碱槽与第三碱槽连通,所述第三碱槽的输出端与第三阀门后的输出管道连通。
优选的,上述第一碱槽通过第一碱泵与上述Ⅰ效降膜器连通。
优选的,上述第一碱槽通过第二碱泵与管道混合器连通。
优选的,上述Ⅰ效降膜器通过Ⅰ效碱泵与Ⅱ效降膜器连通。
优选的,上述Ⅱ效降膜器通过Ⅱ效碱泵分别与Ⅲ效浓缩器和第二换热器连通,上述第二阀门设置在Ⅱ效碱泵与第二换热器之间。
优选的,上述第二碱槽通过碱配置循环泵与上述第三碱槽连通。
优选的,第三碱槽的输出端通过第三碱泵与第三换热器的输出端的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盐安徽红四方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盐安徽红四方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398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固碱生产设备中的浓效浓缩机构
- 下一篇:转鼓式固碱结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