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化激冷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39514.3 | 申请日: | 2018-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105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周琼;方一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气体产品与化学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J3/84 | 分类号: | C10J3/8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肖日松;李强 |
地址: | 美国宾夕***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化 系统 | ||
1.一种系统,包括:
激冷系统,所述激冷系统配置成冷却在气化腔中产生的合成气,其中所述激冷系统包括:
激冷腔,其通过反应器底板与所述气化腔分离开;
汲取管,所述汲取管配置成引导来自所述气化腔的所述合成气进入所述激冷腔中的激冷液体中,以冷却所述合成气并且产生第一冷却合成气;
通风管,所述通风管周向围绕所述汲取管设置并且配置成沿第一方向沿第一通道接收所述第一冷却合成气,其中所述第一通道设置在所述汲取管的第一壁与所述通风管的第二壁之间;
液滴管,所述液滴管配置成从所述第一通道接收所述第一冷却合成气,其中所述液滴管包括第三壁,所述第三壁配置成将所述第一冷却合成气的流重定向到与所述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上;
挡板,所述挡板包括从所述反应器底板朝向所述激冷腔延伸的第四壁,其中所述第四壁与所述汲取管的第一壁、所述通风管的第二壁和所述液滴管的第三壁的至少部分轴向交叠,其中所述挡板与所述液滴管径向隔开,且周向围绕所述汲取管的中心轴延伸;以及
第三通道,所述第三通道设置在所述液滴管的所述第三壁与所述挡板的第四壁之间,并且配置成接收所述液滴管中产生的第二冷却合成气,其中所述第三通道包括上部区域和底部区域;
其中所述挡板的所述第四壁包括一个或多个开口,所述一个或多个开口设置在邻近所述第三通道的所述上部区域和所述激冷腔的合成气出口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包括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设置在所述通风管的所述第二壁与所述液滴管的所述第三壁之间,其中所述第二通道配置成接收所述第一冷却合成气的重定向流并且产生第二冷却合成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二通道的径向尺寸向所述液滴管的出口逐渐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三壁的第一部分离开所述汲取管的所述第一壁径向延伸,并且所述第三壁的第二部分与所述汲取管的第二壁轴向隔开并离开所述第三壁的所述第一部分轴向延伸,以使所述第三壁在所述液滴管的入口与所述液滴管的出口之间转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三壁的所述第二部分向所述通风管会聚,以使所述液滴管具有锥形构造。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三壁周向围绕所述汲取管的中心轴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液滴管的所述第三壁包括冲击表面,所述冲击表面邻近通风管出口并且配置成将所述第一冷却合成气从所述第一方向重定向到所述第二方向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挡板的所述第四壁向所述液滴管会聚,以使所述第三通道的径向尺寸从所述第三通道的所述上部区域向所述底部区域减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液滴管的第一出口径向离开并且设置在所述通风管的第二出口的下方。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包括具有外壳的气化器、设置在所述外壳中的所述气化腔、以及设置在所述外壳中位于所述气化腔的下游的所述激冷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气体产品与化学公司,未经气体产品与化学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3951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化激冷系统
- 下一篇:一种分波长红外加热含尘煤气的分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