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诱导黄颡鱼兼性鱼产生超雄鱼和全雌配套系的育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39170.6 | 申请日: | 2018-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648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发明(设计)人: | 吴建开;王德忠;张学师;徐汉连;朱珠;唐润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射阳康余水产技术有限公司;盐城市康余水产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1/10 | 分类号: | A01K6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诱导 黄颡鱼兼性鱼 产生 雄鱼 配套 育种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诱导黄颡鱼兼性鱼产生超雄鱼和全雌配套系的育种方法,包括:XY基因型和XX基因型兼性鱼诱导及类型的判定标准,利用XY基因型兼性鱼回交产生候选超雄鱼群体及超雄鱼的测交筛选方法,利用XX基因型兼性鱼回交产生全雌配套系的技术。按照上述技术,对按技术要求引种的多个地理种群,分别构建出超雄鱼和全雌配套系,用双列杂交测试,筛选出具有杂交优势的全雄黄颡鱼生产组合。本发明为防止种群混杂和测交鉴定的准确性,建立了电子数码芯片标签标记管理方法,诱导的兼性鱼不需要遗传鉴定,筛选的超雄家系具有高雄性率特点,仪器设备要求简单,技术易操作,也适用于其他雄性异型鱼类全雄鱼和全雌鱼的育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鱼类遗传育种的性别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诱导黄颡鱼兼性鱼产生超雄鱼和全雌鱼配套系的育种方法,同样适用于其他雄性异型鱼类的全雄鱼和全雌鱼育种。
背景技术
许多鱼类的生物学性状诸如生长速度、成熟年龄、繁殖方式、体型体色等存在着雌雄之间的差异,人类可以通过性别控制,获取单一性别所期望的特定性状。目前,鱼类性别控制有人工挑选、激素诱导、雌核发育、雄核发育、种间杂交、多倍体诱导、三系配套、GMT技术和性别分子标记等方法。人工挑选在幼鱼阶段难以准确区分雌雄个体,且劳动强度大;激素诱导存在残留隐患,危及食品安全;种间杂交只适合于ZZ型与XX型类型鱼类之间的杂交;三系配套和GMT技术类似,虽在罗非鱼上建立了可靠、稳定的全雄育种方法,但需逐代测交,工作繁杂,周期长;而雌核发育、雄核发育、多倍体诱导和性别分子标记方法,虽技术先进,方法可靠,但对仪器配置和技术要求高,且雌核发育、雄核发育和多倍体的诱导率较低,这类技术对于普通种苗企业而言,难以企及项背。
黄颡鱼是我国池塘养殖重要淡水鱼类,是典型的雌雄生长差异较大的鱼类,一龄雄鱼的生长速度比雌鱼快30%左右,二龄鱼快100%以上。通过性别控制进行全雄育种,获取雄性的生长优势,可提高黄颡鱼的养殖产量,缩短养殖周期和降低养殖成本。同时,可以阐明黄颡鱼的性别决定机制。2007年我国学者首次报道了从XY雌鱼雌核发育产生YY超雄鱼的方法,利用YY超雄鱼与原系雌鱼交配产生全雄黄颡鱼;但由于受常染色体性修饰基因的影响,雌核发育产生的超雄鱼测交后代,雄性率为75.9~100%,平均90.30%。该技术获得的超雄家系并不能完全产生全雄的后代,仍需要通过测交,筛选出具有高雄性率的超雄家系,才能解决雄性率的问题;同样,通过性别特异性分子标记培育的超雄家系也不能排除性修饰基因对雄性率的影响。
通过YY超雄鱼生产全雄鱼方法,需要解决的另一问题是种苗繁育需要批量的雌亲鱼,最佳方案是建立一个全雌配套系来满足批量雌亲鱼需求,这需要用全雌育种方法完成。同时,全雌育种对于雌性生长快的鱼类同样具有重要意义。除上述性别控制方法外,全雌育种也可通过伪雄鱼的方法产生,伪雄鱼获取途径有:对雌核发育雌鱼性逆转,或通过激素、芳香化酶诱导,但诱导群体需性别分子标记或其他遗传学方法鉴定,缺点也显而易见。目前,这些方法不管是全雄或全雌育种,对于快速建立纯系或提纯复壮是有益的,但由于纯合度高,也存在种群结构单一、遗传多样性低及近交可能产生的种质退化风险。迄今为止,有关兼性鱼诱导及生理特征等已有报道,但利用兼性鱼产生超雄鱼和全雌鱼的研究尚未见报道。因此,通过诱导兼性鱼,建立一种简单、高效的超雄鱼和全雌配套系育种方法,对于全雄黄颡鱼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建立一种对仪器设备配置简单、技术易操作的超雄鱼和全雌配套系育种方法,解决全雄黄颡鱼规模化人工繁殖需要的超雄鱼、批量雌亲鱼及雄性率问题,防止种群结构简单、遗传多样低及近交所产生的种质退化风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五个方面内容:1两种类型兼性鱼的诱导;2超雄鱼繁殖系的产生、鉴定和建立;3全雌配套系的产生方法;4多地理种群超雄鱼繁殖系的构建及评价;5电子数码芯片标签标记技术。具体步骤如下:
1.1人工繁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射阳康余水产技术有限公司;盐城市康余水产科学研究所,未经射阳康余水产技术有限公司;盐城市康余水产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391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太阳能熔蜡器
- 下一篇:一种海鲈鱼的养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