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虚拟荣誉室三维展示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38344.7 | 申请日: | 2018-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168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王琳;孙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中宝档案技术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19/00 | 分类号: | G06T19/00;G06F3/01 |
代理公司: | 郑州知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32 | 代理人: | 季发军 |
地址: | 450002 河南省郑州市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虚拟 场景环境 三维展示 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条件 模型库 数据库 数据采集模块 灯光数据 建筑模型 交互模块 控制主机 模型匹配 匹配模块 色彩数据 色调数据 输入模块 数据包括 数据文件 展示模块 贴图 漫游 节约 资金 建设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虚拟荣誉室三维展示系统,包括控制主机、输入模块、展示模块、虚拟荣誉室模型库、漫游交互模块、场景环境数据库、自然环境数据采集模块和场景环境匹配模块;虚拟荣誉室模型库包括多种模拟自然环境条件下的虚拟荣誉室模型,每个虚拟荣誉室模型均包括3D虚拟荣誉室建筑模型和荣誉贴图数据文件;场景环境数据库包括多种模拟自然环境条件下的场景环境数据,场景环境数据包括灯光数据、色彩数据和色调数据。本发明不仅节约了建设实体荣誉室所需的场地和资金,而且能够根据自然环境的变化为虚拟荣誉室模型匹配符合实时自然环境的场景环境数据,大大丰富了虚拟荣誉室三维展示系统的内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虚拟荣誉室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虚拟荣誉室三维展示系统。
背景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是以计算机学为基础的多种学科的综合应用,其中计算机学又综合应用计算机图形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主要是应用仿真技术根据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场景来构造一个虚拟的三维场景,通过一些行为来使人的听觉和视觉得到感知,使人有一种沉浸式的体验。虚拟现实技术分为广义虚拟现实和狭义虚拟现实。广义上说,虚拟现实技术是对客观世界或者想象空间的一种可视化、多感官的仿真。用电子的方式对客观世界的感知进行模拟,并通过自然的方式对用户的操作进行反应,使用户与虚拟场景进行交互并给予用户沉浸感。狭义上说,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以高端的人机接口或智能的人机界面为基础的人机交互方式。用户通过嗅觉、触觉等感受现实世界的方式去感受计算机制造的虚拟世界并在嗅觉和触觉等方面感受到虚拟世界的反馈。
虚拟现实技术区别于其他技术的最主要的特征是它的多感知性、沉浸性、交互性和自主性。多感知性是指虚拟现实技术借助计算机或其他设备给用户反馈的多种感知信息,比如虚拟场景给人的视觉感知、耳机音箱给人的听觉感知、运动座椅给人的运动感知等;沉浸感是指虚拟现实技术通过对客观世界或理想世界的模拟,以一种逼真的可视化模式使用户沉浸在模拟的虚拟环境中;交互性是指用户可以在虚拟场景中对物体进行操作(移动、旋转等),虚拟现实系统将根据用户的操作给出相应的反馈;自主性是指虚拟环境中除用户以外的物体,将依据现实世界中物体特定的定律进行运动,如树叶,在遇到风时,将根据风的强度进行不同程度的摇晃;理想的虚拟现实应该具有一切人所具有的感知功能,其模拟的环境将使用户难辨真假,并根据现实世界的规律为用户提供最为自然的反馈信息。
虚拟展示是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飞速发展而产生的,它为人类提供了更加快捷且节能的展览体验。虚拟现实技术己在很多领域已得到广泛运用,如建筑、电影、娱乐、教育、医疗、商业等,在展示行业中的运用也在近几年迅速兴起。在各大国际性展会上,虚拟现实技术的身影己越来越多展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如在汽车展会中,商家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为未到场的用户提供虚拟车展,用户通过计算机网络即可观看到全方位的车展布局,并能够对每一台车进行仔细观察。又如在建筑设计中已普遍存在的一种展示方式就是建筑漫游,用户通过硬件或鼠标操作可实现在虚拟建筑空间内的3D漫游,进一步对建筑设计的各处细节进斤游览体验。
荣誉室作为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是一个单位、一个集体或一个团队的历史缩影,是各成员的精神家园,它反映出了文化积淀,具有重要的激励功能。然而,传统的荣誉室不仅需要耗费大量资金提供实体建筑设施,而且一旦建筑设施建好后难以扩大,不能够满足对荣誉室日益增长的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中宝档案技术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未经河南中宝档案技术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383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