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置式斯特林制冷机排出器纯化循环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38131.4 | 申请日: | 2018-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028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0 |
发明(设计)人: | 张铠;李汉卫;杨坤;高荣虎;王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六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25B9/14 | 分类号: | F25B9/14;F25B49/02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奚华保 |
地址: | 230043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置式斯特林 制冷机 排出 纯化 循环 装置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分置式斯特林制冷机排出器纯化循环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包括氮气源、加热单元、管路预抽单元、本体放置单元、杂质过滤单元、气体循环增压单元、气体纯化单元和三通球阀。氮气源的出口与三通球阀的接口一相连。三通球阀的接口二与加热单元的入口相连。加热单元的出口与本体放置单元的入口相连。本体放置单元的入口与管路预抽单元的入口相连,出口与杂质过滤单元的入口相连。杂质过滤单元的出口与气体循环增压单元的入口相连。气体循环增压单元的出口与气体纯化单元的入口相连。气体纯化单元的出口与三通球阀的接口三相连。本发明能够实现排出器的干燥纯化,提高制冷机调试的效率,且能实现管路中氦气的循环使用,降低研发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置式斯特林制冷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置式斯特林制冷机排出器纯化循环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分置式斯特林制冷机是将压缩机与排出器完全独立地分开的一种常用的制冷设备,通过在两者之间用分置管相连接。排出器对斯特林制冷机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排出器加工生产工艺包括清洗、网片的冲裁、网片的清洗、激光焊接等。其中网片的填充率和空隙率对制冷机性能具有很大的影响。在网片的填充过程中以及整机的跑合及性能调试过程中,排出器不可避免受到外界的污染,比如水汽及制冷机跑合调试过程中的金属颗粒物附着在网片上,而现有的技术尚没有对排出器干燥纯化的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置式斯特林制冷机排出器纯化循环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该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排出器易受到外界污染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分置式斯特林制冷机排出器纯化循环装置,包括氮气源、加热单元、管路预抽单元、本体放置单元、杂质过滤单元、气体循环增压单元、气体纯化单元和三通球阀。所述氮气源的出口与三通球阀的接口一相连;所述三通球阀的接口二与加热单元的入口相连;所述加热单元的出口与本体放置单元的入口相连;所述本体放置单元的入口还经第一截止阀与管路预抽单元的入口相连;所述本体放置单元的出口经第二截止阀与杂质过滤单元的入口相连;所述杂质过滤单元的出口与气体循环增压单元的入口相连;所述气体循环增压单元的出口与气体纯化单元的入口相连;所述气体纯化单元的出口与三通球阀的接口三相连。本发明的各部件之间通过管路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单元采用加热丝。所述加热单元通过布置加热丝来实现对充进的氮气进行预热,通过适当的预热使其能够对循环的氦气能起到一种更佳的纯化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管路预抽单元采用预抽泵。所述管路预抽单元,用于通过各阀门之间的控制,将本体放置单元抽空到指定压力值以下。
进一步的,所述本体放置单元中安装有排出器。所述本体放置单元,用于放置排出器。
进一步的,所述杂质过滤单元采用压力活性膜,该压力活性膜利用膜分离过程原理,在高压氦气的推动力的作用下,截留氦气中从排出器中带出的金属铁屑和颗粒物等杂质
进一步的,所述气体循环增压单元采用加压泵。所述气体循环加压单元,用于对氮气进行加压,实现氮气在管路中的循环。
进一步的,所述气体纯化单元为储存有液氮的容器。所述气体纯化单元,用于实现管路中水汽的凝结和氮气的纯化,使氮气可以达到循环使用,避免将氮气排放到大气中。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上述分置式斯特林制冷机排出器纯化循环装置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打开第一截止阀,关闭三通球阀和第二截止阀,开启管路预抽单元,对本体放置单元进行粗抽,当本体放置单元的压力达到指定压力值以下时,关闭第一截止阀和管路预抽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六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六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3813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