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态金属无线充电线圈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37577.5 | 申请日: | 2018-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173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周学昌;滕龙;叶世超;祝丽菲;黄俊俏;周小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F27/28 | 分类号: | H01F27/28;H01F41/04;H01F38/14;H02J50/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8 | 代理人: | 王永文;刘文求 |
地址: | 5180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态 金属 无线 充电 线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态金属无线充电线圈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无线充电线圈包括:设置成螺旋形的柔性管道,以及填充在所述柔性管道中的液态金属;所述柔性管道的内径横截面尺寸为1mm~4mm;所述柔性管道的两端与PCB板连接。本发明采用毫米级大尺寸的柔性管道,并在柔性管道中注入液态金属,从而制成液态金属无线充电线圈,在不影响电感值的情况下,增大了线圈的横截面,降低了线圈的直流电阻,大幅提升充电效率,减少因发热产生的能量消耗;此外,本发明的液态金属充电线圈柔性好,易弯曲折叠、方便携带、造价低并且还可回收,适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态金属无线充电线圈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无线充电,又称作感应充电、非接触式感应充电,是利用近场感应,也就是电感耦合,由供电设备(无线充电器)将能量传送至用电的装置。
无线充电器分为两个主要核心部件,一是电路模块,起变压,整流,滤波,变频,提供电源等作用,另一个核心部件为平面螺旋电感线圈,通入交流电产生感应磁场,接收模块通过电磁感应原理产生感应电流,从而为用电装置(手机)充电。
但是传统的无线充电采用铜线为电感线圈,虽然可以达到基本的充电需求,但铜线较坚硬,需要的空间大,不易携带,且较难循环利用,回收处理十分复杂且造价高,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无线充电的应用场所。而现有存在的微流道液态金属线圈虽然也是运用液态金属,但是其充电效率极低,远远没有起到充电的作用,大大限制了无线充电线圈的实用性。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液态金属无线充电线圈及其制备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系统中传统的铜线圈不易携带,且较难循环利用;而微流道液态金属线圈充电效率极低等问题。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液态金属无线充电线圈,其中,所述无线充电线圈包括:设置成螺旋形的柔性管道,以及填充在所述柔性管道中的液态金属;所述柔性管道的内径横截面尺寸为1mm~4mm;所述柔性管道的两端与PCB板连接。
所述的液态金属无线充电线圈,其中,所述柔性管道为硅橡胶软管或者通过芯片技术制作而成的毫流通道。
所述的液态金属无线充电线圈,其中,所述液态金属为镓铟共金和镓铟锡合金。
所述的液态金属无线充电线圈,其中,所述液态金属无线充电线圈底部设置有用于增加线圈的磁场强度的隔磁片。
所述的液态金属无线充电线圈,其中,所述液态金属无线充电线圈设置在无线充电发射器或者无线充电接收器中。
一种液态金属无线充电线圈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在内径横截面尺寸为1mm~4mm的柔性管道中填充液态金属,然后盘成螺旋形线圈;
或者以芯片技术为基础用柔性材料通过软光刻硅片制作出内径横截面尺寸为1mm~4mm螺旋形柔性管道,并在封装后灌入液态金属,形成螺旋形线圈。
所述的液态金属无线充电线圈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在内径横截面尺寸为1mm~4mm的柔性管道中填充液态金属,然后盘成螺旋形线圈具体包括:
步骤A1、取一根管内径为1mm~4mm的硅橡胶软管,并往所述硅橡胶软管填充液态金属;
步骤B1、利用蠕动泵向所述硅橡胶软管中填充液态金属,并将所述硅橡胶软管的罐口封闭;
步骤C1、将所述硅橡胶软管盘成螺旋形,制作出液态金属无线充电线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大学,未经深圳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375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差共模电感
- 下一篇:一种新颖的大功率平面变压器绕线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