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芽孢杆菌及其发酵产物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37167.0 | 申请日: | 2018-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655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高程海;易湘茜;江蕾;米顺利;杜瑜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01N63/22;A01P3/00;C12R1/07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韦玲双 |
地址: | 530200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芽孢 杆菌 及其 发酵 产物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一株芽孢杆菌及其发酵产物和应用,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该菌命名为芽孢杆菌(Bacillus sp)IMDGX0108,保藏号为CCTCC NO:M 2018067;保藏地点为:中国,武汉,武汉大学,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时间为2018年01月30日,该菌株的发酵产物富含二十四元大环内酯,且其发酵产物对甘蔗鞭黑粉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该发酵产物可应用于抑制甘蔗鞭黑粉菌以及用于制备可抑制甘蔗鞭黑粉菌的生物农药,在生物农药的开发研制方面具有良好的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株芽孢杆菌及其发酵产物和应用。
【背景技术】
Macrolactions是一系列24元大环内酯类化合物,主要分离自Bacillus sp.和Actinomadura sp.,其中许多来源于海洋,迄今为止,已发现的macrolactins大约有30种。24元大环内酯类化合物作为一类结构新颖的抗生素,其应用前景备受关注。
甘蔗是世界性重要的糖料作物,也是我国的主要糖料作物,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福建、海南和台湾等地区,此外,甘蔗还是潜在的可再生能源作物。中国是种植甘蔗较为古老的国家之一,早在公元前4世纪在我国秦岭至海南岛均有分布,是保障我国糖业安全的重要来源。
甘蔗黑穗病是一种由甘蔗鞭黑粉菌(sporisorium scitamineum)引起的世界性重要甘蔗病害。甘蔗鞭黑粉菌以冬孢子的形式落在甘蔗芽、宿根及土壤中,通过风、水、昆虫及人类活动等媒介途径快速传播至所有甘蔗种植地。嘧菌酯、啶酰菌胺等化学农药常被用于防治甘蔗黑穗病。虽然化学农药可用于防控甘蔗黑穗病,但会严重污染大气和水环境,同时增强甘蔗鞭黑粉菌抗药性。因此寻找防治甘蔗鞭黑粉菌的生物农药,对蔗种消毒、宿根及枝叶施药防治,降低初次侵染率和防止孢子传播,对甘蔗优化种植、提高产量等有着重要意义。生物防治作为植物病害防治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本发明所述芽孢杆菌所产的24元大环内酯在国内外都未见报道,而且利用该化合物应用于防治甘蔗鞭黑粉菌也未见报道。因此,分离具有知识产权的、能有效抑制甘蔗鞭黑粉菌的微生物对于我国研发此类生物农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株芽孢杆菌及其发酵产物和应用,该菌株的发酵产物富含二十四元大环内酯,且其发酵产物对甘蔗鞭黑粉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该发酵产物可应用于抑制甘蔗鞭黑粉菌以及用于制备可抑制甘蔗鞭黑粉菌的生物农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株芽孢杆菌,所述该菌命名为芽孢杆菌(Bacillus sp)IMDGX0108,保藏号为CCTCC NO:M 2018067;保藏地点为:中国,武汉,武汉大学,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时间为2018年01月30日。
在本发明中,进一步说明,所述株菌属于革兰氏阳性菌,大小为0.3-0.6×1.5-3.5μm,呈棒状,有鞭毛。
在本发明中,进一步说明,所述菌种分离自海洋生物,具体的分离筛选方法包括梯度稀释筛选、纯培养纯化、16S rDNA鉴定及活性筛选。
本发明还提供一株芽孢杆菌的发酵产物,所述其发酵产物通过以下方法得到:
(1)将从海洋生物中分离得到的芽孢杆菌进行活化,待菌体生长到对数期时,于Isp2培养基中,于27-29℃、170-190r/min下振荡,发酵培养6-8d,得到发酵培养液;
(2)将发酵培养液用细胞破碎仪进行破碎,通过聚酰胺微孔滤膜进行离心过滤分离取发酵滤液,得到发酵液;
(3)将步骤(2)所得发酵液用乙酸乙酯等体积萃取3-5次,通过旋转蒸发仪浓缩,得到所述芽孢杆菌发酵产物,并置于干燥器中保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中医药大学,未经广西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371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