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分解硫化氢的催化剂装填方法和分解硫化氢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36789.1 | 申请日: | 2018-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244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任君朋;张婧;厉建祥;张铁;李亚辉;朱云峰;孙峰;石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D53/52 | 分类号: | B01D53/52;B01D53/88;C01B1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陈静;严政 |
地址: | 26607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分解 硫化氢 催化剂 装填 方法 | ||
1.一种用于分解硫化氢的催化剂装填方法,该方法包括:按照物流方向,在低温等离子体反应器中依次装填分解催化剂A和分解催化剂B,所述分解催化剂A和所述分解催化剂B中均含有载体和负载在所述载体上的活性金属组分,所述分解催化剂A和所述分解催化剂B的载体各自独立地选自氧化铝、氧化硅、氧化硅-氧化铝和分子筛中的至少一种,以及所述分解催化剂A和所述分解催化剂B的活性金属组分各自独立地选自Ti、Zr、V、Cr、Mo、W、Mn、Fe、Co、Ni、Pd、Pt、Cu、Ag、Zn和Cd中的至少一种,其中,所述分解催化剂B的平均粒径大于所述分解催化剂A的平均粒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分解催化剂A和分解催化剂B的装填体积比为1:(0.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分解催化剂A和分解催化剂B的装填体积比为1:(0.5~2)。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分解催化剂B的平均粒径比所述分解催化剂A的平均粒径大0.2~10mm。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分解催化剂B的平均粒径比所述分解催化剂A的平均粒径大0.5~5mm。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分解催化剂A和所述分解催化剂B的平均粒径各自独立地为0.5~50mm。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分解催化剂A和所述分解催化剂B的平均粒径各自独立地为0.6~35mm。
8.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分别以所述分解催化剂A和所述分解催化剂B的总重量计,所述分解催化剂A和所述分解催化剂B中的所述载体的含量各自独立地为50~99重量%,以及所述活性金属组分以氧化物计的含量各自独立地为1~50重量%。
9.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分别以所述分解催化剂A和所述分解催化剂B的总重量计,所述分解催化剂A和所述分解催化剂B中的所述载体的含量各自独立地为55~97重量%,以及所述活性金属组分以氧化物计的含量各自独立地为3~45重量%。
10.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分别以所述分解催化剂A和所述分解催化剂B的总重量计,所述分解催化剂A和所述分解催化剂B中的所述载体的含量各自独立地为70~95重量%,以及所述活性金属组分以氧化物计的含量各自独立地为5~30重量%。
11.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分解催化剂A中,所述活性金属组分为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的混合物,且所述第一组分为Ti,所述第二组分选自V、Cr、Mo、W、Mn、Fe、Co、Ni、Pd、Pt、Cu、Ag、Zn和Cd中的至少一种。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分解催化剂A中,所述第二组分选自Mo、W、Mn、Co、Ni和Cr中的至少一种。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含有所述第一组分和所述第二组分的混合物中,所述第一组分以元素计的含量为7~35重量%,所述第二组分以元素计的含量为65~93重量%。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含有所述第一组分和所述第二组分的混合物中,所述第一组分以元素计的含量为12~30重量%,所述第二组分以元素计的含量为70~88重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3678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