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适应智能去除工业粉尘的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36562.7 | 申请日: | 2018-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116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管虎;毕俊喜;常桂龙;李崇磊;白珊;祁欣;王丽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工业大学;华科新能(天津)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10051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焊接 自动化控制系统 粉尘吸入口 粉尘净化 工业粉尘 卸尘管 自适应 侧壁 灰斗 去除 吸入 智能 导线连接 粉尘去除 净化处理 联接方式 上部表面 弯头接口 旋风除尘 引风装置 出风口 净化桶 引风机 除尘 下端 卸尘 粉尘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适应智能吸入去除工业粉尘的设备,由引风机(5),粉尘净化桶(2),粉尘吸入口(1),除尘出风口(4‑2),灰斗(4),自动化控制系统(6)组成。所述的自动化控制系统(6)位于旋风除尘桶上部表面,所述的粉尘吸入口(1‑2)位于上部方形粉尘净化桶(2‑1)侧壁通过圆筒卸尘,其联接方式为焊接,所述的另一粉尘吸入口(1‑1)位于下部圆筒净化桶(2‑2)侧壁,通过弯头接口卸尘管焊接。所述的二级卸尘管(3)位于上部方形粉尘净化桶(2‑1)侧壁最下端焊接。所述灰斗(4)位于二级卸尘管(3)另一端口焊接。所述的引风装置(5)位于灰斗的另一端焊接。自动化控制系统(6)与各部分通过导线连接。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自适应智能吸入去除工业粉尘的设备,结构新颖合理,操作方便快捷,粉尘去除效率高,适用于不同粉尘的净化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除尘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适应智能去除工业粉尘的设备。
背景技术:
粉尘是导致职业病的重要因素,治理粉尘,是劳动卫生工作的重要方面。科学地进行劳动卫生监测,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检测技术。粉尘是一种分散相气溶胶,通常在工作场所如采掘、铸造、纺织生产过程中,粉尘材料的运输以及农、林业工作中产生。为保障劳动者的生命健康,必须对生产性粉尘进行检测和治理。粉尘的检测与防治是职业安全健康监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做好粉尘的检测和防治工作,能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职业病危害,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适应智能吸入去除工业粉尘的设备,由引风机(5),上部方形粉尘净化桶(2-1),下部圆形粉尘净化桶(2-2),下部粉尘吸入口(1-1),上部粉尘吸入口(1-2),洁气体排放管(4-2),灰斗(4),二级卸尘管(3),自动化控制系统(6)组成。所述自动化控制系统(6)位于旋风除尘桶上部表面,所述上部粉尘吸入口(1-2)位于所述上部方形粉尘净化桶(2-1)侧壁通过圆筒卸尘其联接方式为焊接,所述下部粉尘吸入口(1-1)位于下部圆筒侧壁通过弯头接口卸尘管焊接。所述二级卸尘管(3)位于所述上部方形粉尘净化桶(2-1)侧壁最下端焊接。所述灰斗(4)位于所述二级卸尘管(3)另一端口焊接。所述引风装置(5)位于灰斗的另一端焊接。所述自动化控制系统(6)与各部分通过导线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引风机(5)位于地面基础。所述灰斗(4)位于引风机的一侧通过管道连接,连接方式为无缝焊接。所述右侧走风道(3)与灰斗(4)内部贯通,接口处采用无缝焊接,走风道侧壁设有出风口,所述粉尘净化桶(2)侧壁与右侧走尘道内部贯通,所述粉尘净化桶上部设有二级净化板(2-1-1),下部设有圆球状吸尘材料(2-2-1)。所述吸尘口(1-2)位于粉尘净化桶上部通过圆形管道无缝焊接连接,所述(1-1)位于粉尘净化桶下部通过圆形管道无缝焊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引风机(5),侧壁设有主轴转速调节装置,通过导线与控制平台相连,控制系统根据净化要求和传感器反馈信息调节主轴转速,从而智能化调节风量的大小。切向螺旋或蜗壳入口,可以避免上涡旋和上灰环的产生;最佳入口风速为 16-23m/s。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粉尘净化桶(2)包括上下两部分,上部为方形内设二级净化板(2-1-1),形状为方形,由活性材料或纤维膜净化材料制成,净化材料之间间隙为5~6mm,净化材料相互平行切与地面基础成45°,方形净化材料的数量应在18~24块之间,净化桶上部侧壁与粉尘吸入口相连,链接载体为圆管状通道,接口处为无缝焊接。所述上部方形粉尘净化桶(2-1)高宽比为2。内外筒径比对分离效率和压损影响较大,取d/D为0.4-0.5为宜,内筒长度过短,上灰环粉尘易逸出、过深将影响上升内涡旋对含尘气流的继续分离,内筒长度过入口底边(0.4-0.5)d/2为宜。下部为圆筒状内设球形净化材料(2-2-1)孔径大小在220μm~550μm之间,数量在100万~600万之间。净化桶下部侧壁与粉尘吸入口相连,链接载体为圆管状通道,接口处为无缝焊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工业大学;华科新能(天津)节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内蒙古工业大学;华科新能(天津)节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3656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炭化炉用排烟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电气控制室配电间增压减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