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仿动物体肺结构的车载储氢罐及其储氢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36187.6 | 申请日: | 2018-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132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李东光;刘镇宁;库雯;卢国龙;王蜜;张立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华奥汽车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C11/00 | 分类号: | F17C11/00;F17C13/00;F17C5/06;F17C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象新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0 | 代理人: | 王岩 |
地址: | 100020 北京市朝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放气 储氢 加氢 车载储氢 氢气 仿动物 固体储氢材料 罐体内部压力 充气容量 分布结构 机械结构 均匀接触 空间位置 氢气流道 外壳内部 支气管 动物肺 高容量 高效率 碳材料 支气道 主气道 肺泡 充气 气管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动物体肺结构的车载储氢罐及其储氢方法。本发明根据动物肺的“气管‑‑‑‑‑‑支气管‑‑‑‑‑‑肺泡”的分布结构设计外壳内部“主气道‑‑‑‑‑‑‑支气道‑‑‑‑‑‑固体储氢材料”的空间位置,机械结构上促使储氢设备的高容量和高效率充放气;本发明在充放氢气时改变了氢气流道,保证充气时氢气与各个部分碳材料充分且均匀接触,使罐体内部压力相对均匀分布,提高了充放气时的安全性,缩短充放气时间,增大加氢速率;本发明能增加安全性,提高加氢速度,缩短加氢时间,提高充气容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储氢技术,具体涉及一种仿动物体肺结构的车载储氢罐及其储氢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车载储氢技术主要有:高压储氢、液化储氢、金属氧化物储氢、材料储氢等,其中材料储氢技术在储氢能量体积密度、安全性、效率等方面均有明显的优势。近年来,活性炭、碳纳米纤维、石墨烯等碳基储氢材料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碳材料与高压氢气均匀充分接触是影响储气容量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因此如何保证充气时氢气与各个部分碳材料充分接触至关重要。
肺呼吸动物体的肺结构经过千万年的进化,已经进化成比较高效、合理、完善的气体交换体系,其“气管-------支气管------肺泡”的分布模式使得从呼吸道进入的氧气能够迅速且均匀到达各处支气管末端,进入肺泡,同时肺泡里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支气管,呼气从而排出体外。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仿动物体肺结构的车载储氢罐及其储氢方法,从而在车载储氢罐使用过程中能增加安全性,提高加氢速度,缩短加氢时间,提高充气容量。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仿动物体肺结构的车载储氢罐。
本发明的仿动物体肺结构的车载储氢罐包括:外壳、加注口、管道、固体储氢材料和阀门;其中,外壳为内部中空的壳体,内部形成封闭的空间;在外壳的一端设置加注口,连通外壳的内部与外部;在外壳内设置管道,并且管道的一端平滑固接在加注口上;管道包括主气道、N级支气道和通气孔,主气道的内径与加注口的内径相等,主气道的一端平滑固接在加注口上,主气道的另一端连接多个第一级支气道,全部或部分第一级支气道的末端连接一个或多个第二级支气道,全部或部分第二级支气道的末端连接一个或多个第三级支气道,以此类推,直至全部或部分第N-1级支气道的末端连接多个第N级支气道,从而使各级支气道均匀分布在外壳内部的空间;主气道和各级支气道均为中空的圆筒;在主气道和各级支气道的管壁上设置有通气孔;在主气道和各级支气道内填充有固体储氢材料;在加注口的顶端设置阀门;当氢气充气时,部分氢气首先被主气道中的固体储氢材料吸收,部分氢气通过主气道依次流向各级支气道,进一步被各级支气道内的固体储氢材料吸收,饱和后溢出部分氢气通过管道的通气孔进入外壳内部空余部分;当氢气放气时,氢气均匀地从各级支气道中的固体储氢材料中释放到各级支气道中,汇总到主气道中,通过加注口释放,各级支气道内的氢气从固体储氢材料放出后,压力减小,外壳内部空余部分的氢气通过各级支气道的通气孔进入各级支气道内,并反向依次流过各级支气道至主气道,并从加注口释放,N为≥2的自然数。
外壳包括依次紧密套装的隔离层、抗压层和密封内衬;其中,最外层为保护层,采用硬度高且强度大的材料,如浸树脂的高强度纤维塑料;中间为抗压层,采用抗压材料,如碳纤维树脂增强材料、碳纤维陶瓷增强材料和硼纤维增强材料中的一种,以确保耐压强度;最内层为密封内衬,采用有密封性能的材料,如无接缝超薄铝内胆或塑料,从而实现对内部存储的氢气的密封。
管道采用稀土系、镁系、钛系、钒基固溶体和锆系的储氢合金中的一种,可吸收部分氢气。管道的内径为30~50mm;通气孔的直径为0.2~1mm。
固体储氢材料采用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石墨纳米纤维和碳纳米管中的一种。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仿动物体肺结构的车载储氢罐的储氢方法。
本发明的仿动物体肺结构的车载储氢罐的储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华奥汽车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华奥汽车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361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