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凝土喷嘴和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36102.4 | 申请日: | 2018-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972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吕嘉;杨长顺;苏磊;曹艳辉;王丽群;周世生;马瑞;孙西濛;杨圣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政路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E04G21/02;E02D15/02;B05B1/14;B05B1/32;B05B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文律师事务所 11359 | 代理人: | 徐江华;费峥红 |
地址: | 10004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头喷嘴 速凝剂 混凝土喷嘴 喷头 合成材料 开关器 喷射 防止堵塞 环保效益 喷嘴内壁 人身伤害 施工效率 输送管道 输送距离 无尘作业 专利设备 喷嘴 出料口 进料口 砂石料 初凝 堵管 节材 喷料 连通 水泥 节约 升级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凝土喷嘴,包括双头喷嘴、速凝剂调节环、开关器,所述速凝剂调节环、开关器位于双头喷嘴前端,分别用于调节喷料与水的混合以及控制双头喷嘴的开关,双头喷嘴包括进料口各自独立但出料口连通的第一喷头和第二喷头。所述混凝土喷嘴通过双头喷嘴的喷射,并结合速凝剂调节环的使用以及根据速凝剂的初凝时间来设置调节环的方法,环保效益显著,在不用升级主要设备的前提下,只增加一个专利设备就可以满足节约水泥、砂石料、水的作用,从实现无尘作业的喷射环境。同时,喷嘴内壁增加了一种合成材料,可以防止堵塞喷嘴。另外,根据输送距离设置该合成材料在输送管道内,可以起到防止堵管的作用。避免了人身伤害和清理管道的时间,大大提高了该工艺的施工效率和作业的绿色节材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凝土喷射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混凝土喷嘴和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喷射混凝土既是一种新型的支护结构,又是一种新的施工工艺。它是使用混凝土喷射机,按一定的混合程序,将掺有速凝剂的细石混凝土,喷射到岩壁表面上,并迅速固结成一层支护结构,从而对围岩起到支护作用。
与传统的现浇混凝土相比,喷射混凝土不需要立模和振捣,而是将混合料高速、连续地喷至受喷面上,冲击、挤压形成密实的混凝土。喷射混凝土在物理成份与结构上与普通混凝土基本一致,但其具有施工方便、快速、整体造价低廉等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建筑物修补、衬砌和补强,边坡和表面临时支护等工程中,特别是在断面较薄、面积很大的地方,使用喷射混凝土可以有效地节省施工时间。
混凝土喷射技术是借助混凝土喷射机,利用压缩空气提供动能,经过管道,通过喷嘴将混凝土喷射到受喷面上,使混凝土迅速凝结硬化的一种技术。
现有的混凝土喷嘴,其喷嘴的孔口为单孔,其内部没有混流功能。另外,喷水孔在喷嘴附近,对于速凝剂与水的融合时间不够,且与水泥的反应时间较短。不能满足速凝剂的使用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凝土喷嘴和使用方法,解决了混凝土喷嘴对喷料进行混流的问题,其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一种混凝土喷嘴,包括双头喷嘴、速凝剂调节环、开关器,所述速凝剂调节环、开关器位于双头喷嘴前端,分别用于调节喷料与水的混合以及控制双头喷嘴的开关,双头喷嘴包括进料口各自独立但出料口连通的第一喷头和第二喷头。
所述第一喷头和第二喷头都包括进料口和出料口,并在进料口和出料口之间的腰部进行连通,形成连通面,直至出料口一端。
所述第一喷头和第二喷头的形状大小相同,两个喷头采用夹层结构。
所述第一喷头和第二喷头的进料口的直径为40mm,出料口的直径为150mm,进料口到出料口的腰长400mm,第一喷头和第二喷头的出料口的圆心距为90mm。
双头喷嘴前端设置有综合开关,将一个进料口分成连接到双头喷嘴的两个出料口,并对每个出料口设置有开启或者停止的控制端;综合开关上还设置有多个控制旋钮,用于分别远程控制风压、速凝剂的计量和水量。
在双头喷嘴到喷射机的前方安装速凝剂调节环、开关器;在液态速凝剂到高压水管之间安装液态速凝剂供给装置,用于控制液态速凝剂的掺量;空气通过风管进入喷射机,在喷射机内形成压缩空气,喷射机通过风压将混凝土拌合料由输料软管运送至混凝土喷嘴处,液态速凝剂供给机将液态速凝剂由速凝剂混合管压送至高压水管内与水混合,然后一同由高压水管运送至混凝土喷嘴处,与混凝土拌合料混合后喷出。
根据速凝剂的初凝时间调节速凝剂调节环距双头喷嘴的距离。
速凝剂调节环用于调整混凝土拌合料、速凝剂和水的比例关系。
速凝剂的掺量是混凝土拌合料质量的1%-3%。
进一步的,在喷射隧道边墙时,掺量为1%;喷射拱顶时,掺量为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政路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市政路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361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