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Z型角码生产的加工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135773.9 | 申请日: | 2018-0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5653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 发明(设计)人: | 林科仰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科仰 |
| 主分类号: | B23P23/04 | 分类号: | B23P23/04;B23Q7/00;B23Q7/1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626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折弯组件 折弯机构 加工 传送带 传送机构 过渡装置 加工装置 控制装置 钻孔机构 折弯 传感器组件 长度相等 夹持组件 驱动组件 生产设备 生产效率 移动组件 自动折弯 钻孔装置 钻孔组件 控制器 次品率 钻孔 生产成本 生产 保证 | ||
1.一种用于Z型角码生产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传送机构、过渡装置(2)、钻孔装置(3)、折弯机构(4)和控制装置,所述过渡装置(2)设置在传送机构的输出端,所述钻孔装置(3)设置在过渡装置(2)远离传送机构的一侧,所述折弯机构(4)设置在过渡装置(2)的正下方,所述传送机构包括有用于传送待加工板材的传送带(11)和用于将过渡装置(2)上待加工板材摆正的摆正组件(12),所述摆正组件(12)安装在传送带(11)的输出端的旁侧,所述钻孔装置(3)包括有钻孔组件(31)和用于驱动钻孔组件(31)在垂直传送带(11)的传送方 向上移动的移动组件(32),所述折弯机构(4)包括有相对且交错设置的第一折弯组件(41)和第二折弯组件(42),所述过渡装置(2)包括有用于夹持待加工板材的夹持组件(21)和驱动夹持组件(21)翻转的驱动组件(22),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有控制器和传感器组件,所述传感器组件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Z型角码生产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21)包括有旋转夹板和驱动旋转夹板开合的驱动液压缸(213),旋转夹板包括有第一夹板(211)和与第一夹板(211)铰接的第二夹板(212),所述驱动液压缸(213)能够驱动第一夹板(211)相对第二夹板(212)旋转,所述第一夹板(211)和第二夹板(212)均设置有呈矩阵分布的通孔,驱动液压缸(213)的输出端与第一夹板(211)远离第二夹板(212)的一侧中心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Z型角码生产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22)包括有驱动电机(221)、旋转轴(222)和旋转块(223),所述旋转轴(222)水平设置且与驱动电机(221)的输出端与旋转轴(222)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221)的输出轴轴线与旋转轴(222)轴线重合,所述旋转块(223)套装在旋转轴(222)上且与旋转轴(222)固定连接,所述旋转轴(222)轴线垂直于传送带(11)的传送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Z型角码生产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孔组件(31)包括有两个竖直设置的钻头(311)、旋转电机(314)和壳体(33),两个所述钻头(311)的顶端均设置在壳体(33)内且均设置有第一齿轮(312),所述旋转电机(314)的输出端竖直朝下且其输出轴上设置有同时与两个第一齿轮(312)啮合的第二齿轮(313),壳体(33)底部设置有供两个齿轮滑动的第一通槽,壳体(33)的顶部设置有供旋转电机(314)滑动的第二通槽,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均为长条形结构,第一通槽的长度方向和第二通槽的长度方向相互垂直,壳体(33)设置有若干个分别用于固定旋转电机(314)和两个钻头(311)位置的锁紧螺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Z型角码生产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32)包括有用于驱动钻孔组件(31)升降的第一驱动电缸(321)和用于驱动第一驱动电缸(321)与钻孔组件(31)水平移动的第二驱动电缸(322),第二驱动电缸(322)的驱动方向垂直于传送带(11)的传送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Z型角码生产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弯组件(41)包括有并列设置的第一顶推液压缸(411)和第二顶推液压缸(412),第一顶推液压缸(411)和第二顶推液压缸(412)的输出方向同向,所述第一顶推液压缸(411)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一顶推块(413),所述第二顶推液压缸(412)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二顶推块(414),所述第一顶推块(413)和第二顶推块(414)通过第一铰接轴(415)铰接,所述第一铰接轴(415)竖直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科仰,未经林科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3577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