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绳槽加工机床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134967.7 | 申请日: | 2018-0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724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 发明(设计)人: | 孙义婷;冯巧红;刘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B23Q3/06 | 分类号: | B23Q3/06;B23Q1/25;B23Q17/22 |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段晓微;叶美琴 |
| 地址: | 239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工 机床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绳槽加工机床,通过第一进给轴夹持工件,可带动工件转动并直线运动,为绳槽的加工奠定基础。本发明中,通过旋转编码器检测工件转动周长,响应时间段,检测结果精确,结合比例阈值和旋转编码器的检测值,可以获取工件直线运动的理论值;直线位移传感器的检测值为工件的实际位移值,通过实际位移值和理论值的比较便可以判断绳槽加工是否精确,从而可以及时排查绳槽加工故障,以避免出现大量次品,造成成本损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床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绳槽加工机床。
背景技术
在起重、吊桥等技术领域中,钢丝绳的应用非常广泛。区别与普通线绳的柔软,钢丝绳坚韧的同时,其硬度也大,故而钢丝绳的收放线需要用特定的工具进行,收放钢丝绳的工具就是绳槽。
目前,绳槽的加工都是通过机床进行,加工效率高,但是绳槽加工的精度难以控制。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绳槽加工机床。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绳槽加工机床,包括:第一进给轴、第二进给轴、床体、直线位移传感器、旋转编码器和控制模块;
第一进给轴第一端安装在床体上,其第二端用于夹持工件;第一进给轴连接有第一驱动机构和旋转驱动机构,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一进给轴的夹持端沿直线方向往复运动,旋转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一进给轴绕其中心线自转;
直线位移传感器与第一进给轴连接,用于检测第一进给轴夹持端的直线运动距离;旋转编码器与第一进给轴连接,用于检测其自转角度;
第二进给轴安装在床体上,并用于夹持刀具;第二进给轴连接有第二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二进给轴运动,第二进给轴夹持的刀具随着第二进给轴的运动在垂直于第一进给轴长度方向的直线上运动;
控制模块分别连接直线位移传感器、旋转编码器、第一驱动机构、旋转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用于根据直线位移传感器的检测数据和旋转编码器的检测数据控制第一驱动机构、旋转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工作。
优选地,控制模块内预设有比例阈值,控制模块用于结合比例阈值、直线位移传感器的检测数据和旋转编码器的检测数据判断工件加工状况,并根据判断结果控制第一驱动机构、旋转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工作。
优选地,工作状态下,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旋转编码器检测值与比例阈值的乘积和直线位移传感器检测值的差值判断工件加工状况。
优选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输入的工件加工参数计算比例阈值。
优选地,第一进给轴为伸缩结构,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一进给轴伸缩。
优选地,床体上移动安装有滑动座,第一进给轴旋转安装在滑动座上,第一驱动机构连接滑动座用于驱动滑动座沿着第一进给轴长度方向来回运动。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绳槽加工机床,通过第一进给轴夹持工件,可带动工件转动并直线运动,为绳槽的加工奠定基础。本发明中,通过旋转编码器检测工件转动周长,响应时间段,检测结果精确,结合比例阈值和旋转编码器的检测值,可以获取工件直线运动的理论值;直线位移传感器的检测值为工件的实际位移值,通过实际位移值和理论值的比较便可以判断绳槽加工是否精确,从而可以及时排查绳槽加工故障,以避免出现大量次品,造成成本损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绳槽加工机床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绳槽加工机床控制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绳槽加工机床,包括:第一进给轴1、第二进给轴2、床体3、直线位移传感器4、旋转编码器5和控制模块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滁州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3496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