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预测带有急性心肌梗塞的人类个体发展出急性肾损伤的风险的产品及其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34934.2 | 申请日: | 2018-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949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褚柏显;张玉生;陈嘉君;范佩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庚医疗财团法人林口长庚纪念医院;长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83 | 分类号: | C12Q1/6883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中国台湾***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测 带有 急性 心肌梗塞 人类 个体 展出 损伤 风险 产品 及其 用途 | ||
本发明涉及用于预测带有急性心肌梗塞的人类个体发展出急性肾损伤的风险的方法。本发明揭示一种用于预测带有急性心肌梗塞的人类个体是否会发展出急性肾损伤的试剂盒,其中,所述试剂盒包含用于检测miRNA的表达水平的试剂,所述miRNA选自于由下列所构成的群组:miR‑23a‑3p、miR‑24‑3p、miR‑145‑5p,以及它们的组合。本发明也揭示用于检测miRNA的表达水平的试剂供应用于制备用来预测带有急性心肌梗塞的人类个体是否会发展出急性肾损伤的试剂盒的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用于预测带有急性心肌梗塞的人类个体是否会发展出急性肾损伤的方法。特别地,本发明有关于一种使用miR-23a-3p、 miR-24-3p、miR-145-5p中至少一者的表达水平来预测带有急性心肌梗塞的人类个体是否会发展出急性肾损伤的方法。
背景技术
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主要由各种不同的重大疾病所诱发,并且会造成肾功能的快速丧失,进而引起许多的并发症(complication),包括体液超载(fluid overload)、电解质失衡(electrolyte imbalance)、代谢性酸中毒(metabolicacidosis)以及尿毒症(uremia)等。近年来由于心肾综合征 (cardiorenal syndrome)的观念被提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例如,急性心肌梗塞(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所诱发的急性肾损伤已逐渐受到重视。急性心肌梗塞是因提供心肌的血液循环中断而导致的心肌缺氧(myocardial ischemia)以及心肌损伤(myocardial injury)。已有报导指出,大约12-36%的带有急性心肌梗塞的病患会在2-7天左右发展出急性肾损伤。
临床上急性肾损伤的诊断主要监测血清肌酸酐(serum creatinine)水平的异常上升。然而,当病患被诊断出已发展出急性肾损伤时,通常已丧失治疗的先机。若能预测到急性肾损伤的发生风险,则可及早进行血管内容积扩充 (intravascular volumeexpansion)或使用血管加压剂(vasopressor)并且避免医源性肾毒素(iatrogenicnephrotoxin)。因此,本领域的相关研究人员皆致力于寻找一个可信赖的生物标记以供用于预测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特别是急性心肌梗塞所发展出的急性肾损伤。
已有研究尝试使用血清中或尿液中的NGAL作为生物标记以供用于预测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然而,血清中的NGAL被发现可能会受到许多共存变量(coexisting variables)的影响,包括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慢性高血压(chronichypertension)、全身性感染(systemic infections)、发炎性病况(inflammatoryconditions)、贫血(anemia)、缺氧(hypoxia)以及恶性肿瘤 (malignancies)。此外,NGAL被发现会于动脉粥样硬化斑(atherosclerotic plaques)以及腹主动脉瘤(abdominalaortic aneurysms)中表达,而可能会影响血清中的NGAL的测定。另一方面,尿液中的NGAL则被发现可能会受到诸如慢性肾脏疾病、IgA肾病变(IgA nephropathy)、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 以及泌尿道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的共存变量的影响(Devarajan P.et al. (2010),Biomark Med.,4:265-2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庚医疗财团法人林口长庚纪念医院;长庚大学,未经长庚医疗财团法人林口长庚纪念医院;长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349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