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硫化氢气体的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34911.1 | 申请日: | 2018-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244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婧;任君朋;王林;朱云峰;石宁;张铁;徐伟;孙峰;李亚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52;C10L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陈静;严政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硫化氢 含硫化氢气体 气相物质 引入 载气 硫化氢分解 硫化氢气体 配气单元 反应物 碱液 供气 解析 分离器 等离子体反应器 碱液吸收塔 气液分离器 循环回步骤 气液分离 原料气 | ||
本发明涉及硫化氢分解领域,公开了一种含硫化氢气体的处理方法,包括:(1)将含有硫化氢的原料气引入至供气‑配气单元中,以与载气混合获得反应物;(2)将反应物引入至等离子体反应器中进行硫化氢分解反应;(3)将获得的产物引入至气液分离器中进行气液分离,然后将分离后获得的第一气相物质引入碱液吸收塔中以获得第二气相物质和含硫化氢碱液,并且将第二气相物质引入至载气分离器中以分离出载气,以及将含硫化氢碱液进行解析以获得硫化氢气体;(4)将解析获得的所述硫化氢气体循环回步骤(1)的供气‑配气单元。本发明提供的前述含硫化氢气体的处理方法具有明显较现有技术更高的硫化氢转化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硫化氢分解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硫化氢气体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硫化氢(H2S)是一种剧毒、恶臭的酸性气体,不仅会引起金属等材料的腐蚀,而且在化工生产中还容易导致催化剂中毒失活;另外,硫化氢还会危害人体健康,造成环境污染。因此,对石油、天然气、煤和矿产加工等工业领域中产生的大量硫化氢气体进行无害化处理时,无论从工艺需要、设备维护还是环保要求等方面考虑,均亟待解决。
目前工业上普遍采用克劳斯(Claus)法处理硫化氢,其方法是将硫化氢部分氧化得到硫磺和水。此方法虽然解决了硫化氢的无害化问题,但却损失了大量氢资源。
随着我国高硫原油加工量的增多,炼油加氢精制单元副产的含硫化氢酸性尾气的量逐年增加,加氢精制所需的氢气量也随之增加;另外,氢气作为油品加氢裂化,低碳醇合成、合成氨等化工工艺过程的主要原料,其需求量也非常可观。因此,将硫化氢直接分解是一条理想的硫化氢资源化利用技术路线,既可以使其无害化,又可以生产氢气和单质硫,不仅可以实现氢资源在石油加工过程的循环利用,还可以减少传统烃类重整制氢带来的大量二氧化碳排放。
目前,硫化氢分解方法主要包括:高温分解法、电化学法、光催化法和低温等离子体法等。在前述多种方法中,高温热分解法在工业技术上相对成熟,但硫化氢热分解强烈地依赖于反应温度,并且受热力学平衡限制,即使反应温度在1000℃以上,硫化氢的转化率也仅为20%。另外,高温条件对反应器材质的要求较高,这也会增加运行成本。此外,由于硫化氢热分解转化率低,需要将大量的硫化氢气体从尾气中分离并在系统中循环,因此也降低了装置效率并且增加了能耗,这些均给其大型工业化应用带来困难。采用膜技术虽然可以有效的分离产物从而打破平衡限制,提高硫化氢转化率,但热分解温度往往会超过膜的极限耐热温度,使膜材料结构遭到破坏。电化学法则存在操作步骤多、设备腐蚀严重、反应稳定性差和效率低等缺点。光催化法分解硫化氢主要借鉴光催化分解水的研究,研究重点集中在开发高效半导体光催化剂等方面。利用太阳能来分解硫化氢,具有能耗低、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等优点,是较为经济的方法。但这种方法存在处理量小、催化效率低并且催化剂容易失活等问题。
与其他分解方法相比,低温等离子体方法具有操作简单,装置体积小,能量效率高等优点,而且其中涉及的反应具有高度的可控性,可在小处理量、难以集中处理情况下灵活地被应用。此外,由于其具有高能量密度和可缩短反应时间的特点,能够实现在较低温度下将硫化氢进行有效的分解,适合于不同规模、布局分散、生产条件多变的场合。而且,在回收硫磺的同时,低温等离子体方法将氢资源回收,能够实现硫化氢资源化的利用。
目前,国内外研究人员对低温等离子体分解硫化氢技术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使用的放电形式主要包括辉光放电、电晕放电、滑动电弧放电、微波等离子体、射频等离子体和介质阻挡放电等。
文献《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2012,37:1335-1347.采用收缩正常辉光放电的方法分解硫化氢,在压强0.02Mpa、温度2000~4000K条件下得到硫化氢最低分解能耗为2.35eV/H2S。但此反应温度高、压强低,条件苛刻不易于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349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