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铣磨双功能绳槽加工机床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34163.7 | 申请日: | 2018-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2635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孙义婷;杨思国;谭志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23C3/28 | 分类号: | B23C3/28;B23Q11/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段晓微;叶美琴 |
地址: | 239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胚体 绳槽 清洁 加工机床 双功能 铣刀 铣磨 平移 驱动 胚体表面 抵靠槽 切削屑 输出轴 槽体 夹持 残留 加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铣磨双功能绳槽加工机床,在铣刀抵靠胚体的情况下,通过夹持输出轴驱动胚体旋转并平移,便可通过铣刀在胚体表面加工出槽体形成绳槽;槽体出现后,驱动清洁软块抵靠槽体,便可通过胚体的运动清洁软块与实现胚体的相对运动,通过清洁软块清洁胚体上残留的切削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铣磨双功能绳槽加工机床。
背景技术
绳槽作为钢丝绳收放工具,其表面结构类似于螺纹,一般通过铣削加工,加工过程中产生大量金属屑,这些金属屑不及时清理,很容易对加工过程造成不良影响,降低产品合格率和最终成品的品质。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铣磨双功能绳槽加工机床。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铣磨双功能绳槽加工机床,包括:夹持输出轴、第一进给轴、第二进给轴和控制模块;
夹持输出轴旋转安装在机床上,夹持输出轴上安装有用于夹持胚体的夹持端,夹持端通过夹持输出轴在机床上直线运动,
第一进给轴和第二进给轴均运动安装在机床上并位于夹持输出轴相对的两侧,第一进给轴的运动轨迹和第二进给轴的运动轨迹均垂直于夹持端的直线运动方向;
第一进给轴靠近夹持端运动轨迹的一端设有铣刀,第二进给轴靠近夹持端运动轨迹的一端设有清洗夹持结构;清洗夹持结构用于夹持对应的圆心角小于180度且与绳槽成品上的螺旋槽相契合的清洁软块;
控制模块分别连接夹持输出轴、第一进给轴和第二进给轴,用于根据夹持端的位置状态控制第一进给轴和第二进给轴工作。
优选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夹持端夹持待加工的胚体,并调整夹持端位置;
S2、将清洁软块和铣刀分别安装在清洗夹持结构和第一进给轴上,并调整第一进给轴和第二进给轴的位置;
S3、通过夹持输出轴控制胚体自转并直线运动,然后驱动第一进给轴通过铣刀加工胚体;
S4、在胚体上出现第一圈槽体时,驱动第二进给轴将清洁软块抵靠到胚体的槽体中。
优选地,清洗夹持结构用于夹持至少三根结构相同并相互平行的清洁软块。
优选地,清洁软块采用海绵结构。
优选地,清洁软块对应的圆心角为135度。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铣磨双功能绳槽加工机床,在铣刀抵靠胚体的情况下,通过夹持输出轴驱动胚体旋转并平移,便可通过铣刀在胚体表面加工出槽体形成绳槽;槽体出现后,驱动清洁软块抵靠槽体,便可通过胚体的运动清洁软块与实现胚体的相对运动,通过清洁软块清洁胚体上残留的切削屑。
本发明实现了在绳槽加工过程中,清洁与加工同步进行的效果,节约了加工完成后的绳槽的清洁工序。且,本发明中,在加工过程中清洁绳槽,实现了对绳槽一对一的清洁,有利于保证绳槽的最终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铣磨双功能绳槽加工机床的控制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铣磨双功能绳槽加工机床,包括:夹持输出轴、第一进给轴、第二进给轴和控制模块。
夹持输出轴旋转安装在机床上,夹持输出轴上安装有用于夹持胚体的夹持端,夹持端通过夹持输出轴在机床上直线运动。如此,当胚体安装到夹持端上,可通过夹持端带动胚体在直线运动的同时旋转,为螺旋结构的绳槽加工奠定了基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滁州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341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