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等离子体增强效应的核壳结构钙钛矿LED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133602.2 | 申请日: | 2018-0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1767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 发明(设计)人: | 史志锋;李森;雷玲芝;陈磊磊;李新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L33/06 | 分类号: | H01L33/06;H01L33/26;H01L33/00;B82Y30/00 |
| 代理公司: | 郑州慧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60 | 代理人: | 董晓慧 |
| 地址: | 450001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钙钛矿 制备 核壳结构 发光层 等离子体增强 工作稳定性 外量子效率 提升器件 等离子体 半导体发光器件 空穴 稳定性增强 共振增强 光波长相 接触电极 双面抛光 效率提升 隔离层 光吸收 包覆 衬底 多层 基板 激子 同轴 吻合 表现 | ||
1.一种基于等离子体增强效应的核壳结构钙钛矿LED,包括衬底(1),其特征在于:衬底(1)上设有n型GaN基板(2)、ZnO纳米线阵列(3),ZnO纳米线阵列(3)顶部设有Au纳米颗粒(4)、Au纳米颗粒(4)外包覆有MgZnO隔离层(5)、MgZnO隔离层(5)外包覆有CsPbBr3发光层(6)、CsPbBr3发光层(6)外包覆有p型NiO空穴提供层(7),p型NiO空穴提供层(7)上沉积有Au电极(9),ZnO纳米线阵列(3)沉积有In电极(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等离子体增强效应的核壳结构钙钛矿LED,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1)为双面抛光的Al2O3衬底;n型GaN基板(2)的厚度为1.5~2.0微米;Au纳米颗粒的尺寸为5~10纳米。
3.一种如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基于等离子体增强效应的核壳结构钙钛矿LED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是按照下述步骤进行的:
(1)清洗衬底(1);
(2)在衬底(1)上沉积致密均匀的n型GaN基板(2);
(3)在n型GaN基板(2)上生长ZnO纳米线阵列(3);
(4)采用旋涂技术在ZnO纳米线阵列(3)上修饰Au纳米颗粒(4);
(5)在Au纳米颗粒(4)上沉积MgZnO隔离层(5);
(6)采用旋涂技术在MgZnO隔离层(5)上制备CsPbBr3发光层(6);
(7)采用溅射法在CsPbBr3发光层(6)上沉积p型NiO空穴提供层(7);
(8)采用热蒸发法在ZnO纳米线阵列(3)和p型NiO空穴提供层(7)上分别沉积In电极(8)和Au电极(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等离子体增强效应的核壳结构钙钛矿LED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n型GaN基板(2)采用MOCVD方法制备。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等离子体增强效应的核壳结构钙钛矿LED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ZnO纳米线阵列(3)采用MOCVD方法或水热方法制备。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等离子体增强效应的核壳结构钙钛矿LED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是采用一步旋涂法在ZnO纳米线阵列(3)上旋涂Au纳米颗粒(4),旋涂所用的溶液是将Au纳米颗粒(4)分散在甲苯溶液中,浓度为5mg/mL。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等离子体增强效应的核壳结构钙钛矿LED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MgZnO隔离层(5)采用MOCVD方法或溅射方法制备,厚度为5~20纳米。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等离子体增强效应的核壳结构钙钛矿LED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CsPbBr3发光层(6)的厚度为40纳米,旋涂条件为2000转每分钟。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等离子体增强效应的核壳结构钙钛矿LED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中p型NiO空穴提供层(7)的厚度为40~70纳米,溅射温度为100~200℃,空穴浓度为1.5×1017~2.2×1018cm-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未经郑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3360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