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污染事故应急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33302.4 | 申请日: | 2018-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8093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杜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华港染织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11/30 | 分类号: | G01D11/30;G01D21/00;G05D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刘艳玲 |
地址: | 31203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滑行槽 污染事故 应急监测 滑行块 滑动配合连接 连接板 内框体 外框体 螺状 伸展 转动配合连接 收纳 底部内壁 顶部端面 方便移动 配合连接 左右两侧 内螺纹 手提架 上端 联通 内壁 外框 搬运 体内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染事故应急监测装置,包括外框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外框体内的第一滑行槽,所述外框体顶部端面左右两侧互称安装有两个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端安装有手提架,所述第一滑行槽左右内壁内联通设有互称的第二滑行槽,所述第一滑行槽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内框体,所述第二滑行槽内滑动配合连接有第一滑行块,所述第一滑行块接近所述第一滑行槽的端面上与所述内框体相对应的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行块内螺纹配合连接有上下伸展的第一螺状杆,所述第一螺状杆底部伸展末端与所述第二滑行槽底部内壁转动配合连接;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收纳,方便移动和搬运,同时,提高了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的实用性以及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监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污染事故应急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突发性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是一种特定目的的监测,它要求监测人员在第一时间达到事故现场,用小型便携、快速检测仪器或装置,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判断和测定污染物的种类、污染物的浓度、污染范围、扩散速度及危害程度,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应急监测是事故应急处置、善后处理的技术支持,为正确决策赢得宝贵时间、有效控制污染范围、缩短事故持续时间、减小事故损失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对突发性污染事故进行检测的监测仪监测角度有限,不能够自动进行调节方位,而且体积较大,不便于收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污染事故应急监测装置,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的一种污染事故应急监测装置,包括外框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外框体内的第一滑行槽,所述外框体顶部端面左右两侧互称安装有两个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端安装有手提架,所述第一滑行槽左右内壁内联通设有互称的第二滑行槽,所述第一滑行槽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内框体,所述第二滑行槽内滑动配合连接有第一滑行块,所述第一滑行块接近所述第一滑行槽的端面上与所述内框体相对应的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行块内螺纹配合连接有上下伸展的第一螺状杆,所述第一螺状杆底部伸展末端与所述第二滑行槽底部内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螺状杆顶部伸展末端动力连接有第一马达,所述第一马达外表面嵌设于所述第二滑行槽顶部内壁内且与之固定连接,所述内框体内设有第一空洞腔,所述第一空洞腔顶部联通设有第一孔槽,所述第一孔槽顶部贯穿所述内框体顶部端面,所述第一空洞腔内转动配合连接有转向架,所述转向架底部端面动力连接有第二马达,所述第二马达外表面嵌设于所述第一空洞腔底部内壁内且与之固定连接,所述转向架内设有第二空洞腔,所述第二空洞腔顶部内壁内联通设有位于所述第一孔槽正下方的第二孔槽,所述第二空洞腔底部内壁内联通设有第三空洞腔,所述内框体顶部设有位于所述第一孔槽左右端且互称的第一装接块,所述第一装接块顶部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第一孔槽正上方的撑持板,所述撑持板内设有位于所述第一孔槽中端正上方的环状槽,所述环状槽内铰接连接有环状块,所述环状块上设有上下伸展的第一摆臂,所述第一摆臂顶部伸展末端设有监测仪,所述第一摆臂底部伸展段内设有口部往下的第三滑行槽,所述第二空洞腔内设有左右伸展的导接杆,所述导接杆左右伸展末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空洞腔左右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导接杆上滑动配合连接有第二滑行块,所述第二滑行块与所述第一空洞腔前后内壁滑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滑行块顶部铰接连接有凸缘,所述凸缘顶部固定连接有向上伸展且与所述第三滑行槽滑动配合连接第一连杆,所述第二滑行块左端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向左伸展的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左端伸展末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装接块,所述第二装接块前端端面内设有上下伸展的第四滑行槽,所述第二空洞腔内设有前后伸展的撑持杆,所述撑持杆前后伸展末端与所述第二空洞腔前后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撑持杆上铰接连接有上下伸展的第二摆臂,所述第二摆臂顶端末端设有与所述第四滑行槽铰接配合连接的第一转接轮,所述第二摆臂底部伸展末端插进所述第三空洞腔内且设有向前伸展的第二转接轮,所述第三空洞腔内设有转筒,所述转筒周向设有用以与所述第二转接轮铰接连接且左右弯曲的沉腔,所述转筒上设有前后前后伸展的第一转接轴,所述第一转接轴左端伸展末端与所述第三空洞腔左端内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转接轴右端伸展末端动力连接有第三马达,所述第三马达外表面嵌设于所述第三空洞腔右端内壁内且与之固定连接,所述转向架内设有位于所述第三马达右端的控管器,所述控管器与所述第二马达和第三马达电路连接 。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华港染织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华港染织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333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