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无线充电的移动终端及无线充电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32615.8 | 申请日: | 2018-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733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董德福;吕昌慧;刘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云狐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50/12 | 分类号: | H02J50/12;H02J7/00;H01M10/4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史翠;王宝筠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北京经济技术***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收发模块 交流电信号 移动终端 无线充电 电源模块 发射模式 电磁波 供电 传输线 直流电信号 过程实现 接收模式 控制模块 整流稳压 发射 发射方 充电 转换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无线充电的移动终端及充电方法,包括电源模块、收发模块、线圈和控制模块。当移动终端为其它移动终端供电时,控制收发模块处于发射模式。当收发模块处于发射模式时,电源模块为该收发模块供电,收发模块将直流电信号转换为交流电信号,并将该交流电信号提供给线圈,由线圈根据该交流电信号感应产生电磁波并发射出去。当收发模块处于接收模式时,线圈能够感应到发射方发射的电磁波并在线圈内产生交流电信号,然后,将该交流电信号经过收发模块进行整流稳压后为电源模块供电。通过上述过程实现两个移动终端之间进行无线充电,无需使用任何传输线,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无线充电的移动终端及无线充电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终端技术飞速发展,移动终端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需品。移动终端内通常都设置有可充电电池,为移动终端正常工作提供电能。当移动终端内的可充电电池电量不足时,可以由电能充足的设备通过充电器或充电传输线等为该移动终端内的可充电电池充电。
目前,为移动终端内的可充电电池充电的过程必须通过电能传输线等设备来传输电能,这种方式具有非常大局限,例如,在用户没有可用的电能传输线等的情况下,无法为电量不足的可充电电池充电。因此,亟需一种基于无线充电技术的移动终端。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无线充电的移动终端及无线充电方法,利用无线充电技术实现移动终端间的电能传输。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无线充电的移动终端,包括:电源模块、收发模块、线圈和控制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获取模式控制指令,并解析所述模式控制指令获得指令内容,所述指令内容包括切换至充电模式和切换至放电模式;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当所述指令内容为切换至放电模式时,控制所述收发模块处于发射模式,并控制所述电源模块为所述收发模块供电;
处于发射模式的所述收发模块,用于将所述电源模块输出的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信号并将所述交流电信号传输至所述线圈;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当所述指令内容为切换至充电模式时,控制所述收发模块处于接收模式;
所述线圈与所述收发模块连接,用于当所述收发模块处于发射模式时,将所述收发模块输出的交流电信号转换为电磁波并发射,或者,当所述收发模块处于接收模式时,将感应到的电磁波转换为交流电信号传输至所述收发模块;
处于接收模式的所述收发模块,用于将所述线圈传输的交流电信号转换为直流电信号,并将所述直流电信号传输至所述电源模块。
可选地,所述收发模块包括发射子模块和接收子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收发模块处于发射模式,包括:
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发射子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源模块连接,以及控制所述发射子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线圈连接;
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收发模块处于接收模式,包括:
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接收子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源模块连接,以及控制所述接收子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线圈连接。
可选地,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发射子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源模块的输出端之间的第一控制开关;
设置在所述发射子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线圈之间的第二控制开关;
设置在所述电源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接收子模块的输出端之间的第三控制开关;
设置在所述接收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线圈之间的第四控制开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云狐时代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云狐时代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326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磁场耦合混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 下一篇:无线供电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