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能热电解耦系统及运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32502.8 | 申请日: | 2018-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610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刘明;张旭伟;赵永亮;严俊杰;种道彤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F01K17/02 | 分类号: | F01K17/02;F22G5/12;F22B35/00;F24D3/1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何会侠 |
地址: | 71004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 电解 系统 运行 方法 | ||
一种节能热电解耦系统及运行方法,该系统包括依次相连通的锅炉、汽轮机高压缸、汽轮机中低压缸、凝汽器、凝结水泵、低压加热器、除氧器、给水泵和高压加热器,还包括主蒸汽引射系统、再热蒸汽引射系统和热网换热器;通过与主蒸汽高压引射器入口相连通的主蒸汽引射系统高压蒸汽调节阀、主蒸汽引射系统旁路调节阀对进入热网换热器的主蒸汽流量进行调节,同时对进入热网换热器的再热蒸汽流量进行调节,使进入热网换热器的主蒸汽流量与再热蒸汽流量的比例和从锅炉分别进入汽轮机高压缸的主蒸汽流量与进入汽轮机中低压缸的再热蒸汽流量比例相等;本发明系统结构简单、投资小、能量利用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电联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节能热电解耦系统及运行方法。
背景技术
热电联产是发电机组热与电的联合生产,采用热电联产机组对外供热是提高燃料利用效率的有效手段。但随着我国发电装机容量的增长,特别是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的增长,热电联产机组的利用小时数、负荷率普遍偏低。受限于热、电负荷的制约关系,热电联产机组电负荷率过低时,热负荷难以满足用户需求。因此,实现热电解耦提高热电联产机组的灵活性是我国火力发电行业亟待解决的难题。实现热电解耦,就是要满足用户热负荷的需求,同时尽量降低机组输出功率,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
(1)尽量提高锅炉的输出热负荷,从而突破锅炉最小稳燃负荷的限制;
(2)尽量多的采用燃煤发电过程的废热对外供热,从而提高能量利用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热电解耦系统及运行方法,该系统中燃煤发电机组主蒸汽和再热蒸汽通过蒸汽引射器引射部分燃煤发电机组汽轮机排汽对外供热;本发明系统结构简单、投资小、能量利用效率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节能热电解耦系统,包括依次相连通的锅炉1、汽轮机高压缸2、汽轮机中低压缸3、凝汽器4、凝结水泵5、低压加热器6、除氧器7、给水泵8和高压加热器9,包括由主蒸汽引射系统高压蒸汽调节阀14、主蒸汽引射系统旁路调节阀15、主蒸汽高压引射器10、主蒸汽低压引射器11构成的主蒸汽引射系统和热网换热器18,其中主蒸汽引射系统高压蒸汽调节阀14、主蒸汽高压引射器10、主蒸汽低压引射器11相连通,主蒸汽引射系统高压蒸汽调节阀14出口和热网换热器18进口之间还设置有旁路,旁路上设有主蒸汽引射系统旁路调节阀15,主蒸汽低压引射器11出口与主蒸汽高压引射器10引射进口相连通;还包括由再热蒸汽引射系统高压蒸汽调节阀16、再热蒸汽引射系统旁路调节阀17、再热蒸汽高压引射器12、再热蒸汽低压引射器13构成的再热蒸汽引射系统,其中再热蒸汽引射系统高压蒸汽调节阀16、再热蒸汽高压引射器12、再热蒸汽低压引射器13相连通,再热蒸汽引射系统高压蒸汽调节阀16出口和热网换热器18进口之间还设置有旁路,旁路上设有再热蒸汽引射系统旁路调节阀17,再热蒸汽低压引射器13出口与再热蒸汽高压引射器12引射进口相连通;所述锅炉1主蒸汽出口与主蒸汽引射系统高压蒸汽调节阀14进口相连通,锅炉1再热蒸汽出口与再热蒸汽引射系统高压蒸汽调节阀16进口相连通;所述汽轮机中低压缸3排汽口通过管路分别与主蒸汽低压引射器11和再热蒸汽低压引射器13引射进口相连通;所述热网换热器18与除氧器7相连通。
所述主蒸汽低压引射器11和汽轮机中低压缸3排汽口相连通,主蒸汽高压引射器10和主蒸汽低压引射器11相连通构成两级主蒸汽引射系统。
所述再热蒸汽低压引射器13和汽轮机中低压缸3排汽口相连通,再热蒸汽高压引射器12和再热蒸汽低压引射器13相连通构成两级再热蒸汽引射系统。
供热蒸汽从主蒸汽高压引射器10和主蒸汽低压引射器11的连接管道中引出进入热网换热器18对外供热。
供热蒸汽从再热蒸汽高压引射器12和再热蒸汽低压引射器13的连接管道中引出进入热网换热器18对外供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325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空冷发电机组的低真空双背压供热系统
- 下一篇:涡轮增压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