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固体电池以及全固体电池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30964.6 | 申请日: | 2018-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955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长谷川元;松下祐贵;立石满;西村英晃;戎崎英世;奥畑佑介;尾瀬徳洋;滨重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10/04 | 分类号: | H01M10/04;H01M10/052;H01M10/0525;H01M10/0585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程晨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体 电池 以及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全固体电池,层叠有短路电流分散体和发电要素,利用约束部件对层叠方向赋予约束压力,其中,
在所述短路电流分散体中,沿着所述层叠方向层叠有第一集电体层、第二集电体层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集电体层与所述第二集电体层之间的绝缘层,并且利用粘接材料粘接,
在所述发电要素中,沿着所述层叠方向层叠有正极集电体层、正极材料层、固体电解质层、负极材料层以及负极集电体层,
所述第一集电体层与所述正极集电体层电连接,
所述第二集电体层与所述负极集电体层电连接,
在所述短路电流分散体中,所述粘接材料设置于未被赋予基于所述约束部件的约束压力的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固体电池,其中,
在所述层叠方向上观察时,所述粘接材料被设置成比所述正极材料层、所述固体电解质层以及所述负极材料层更靠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固体电池,其中,
所述第一集电体层以及所述第二集电体层分别具备集电片,所述粘接材料设置于所述集电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固体电池,其中,
所述第一集电体层以及所述第二集电体层分别具备集电片,所述粘接材料设置于所述集电片。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固体电池,其中,
在所述层叠方向上观察时,
所述第一集电体层的除了所述集电片以外的面积小于所述绝缘层的面积,
所述第二集电体层的除了所述集电片以外的面积小于所述绝缘层的面积,
所述粘接材料设置于所述绝缘层中的比所述第一集电体层的除了所述集电片以外的区域以及所述第二集电体层的除了所述集电片以外的区域的外缘向外侧突出的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固体电池,其中,
在所述层叠方向上观察时,
所述第一集电体层的除了所述集电片以外的面积小于所述绝缘层的面积,
所述第二集电体层的除了所述集电片以外的面积小于所述绝缘层的面积,
所述粘接材料设置于所述绝缘层中的比所述第一集电体层的除了所述集电片以外的区域以及所述第二集电体层的除了所述集电片以外的区域的外缘向外侧突出的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全固体电池,其中,
所述粘接材料为直线形状。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全固体电池,其中,
所述短路电流分散体具有按照所述第一集电体层、所述绝缘层、所述第二集电体层、所述绝缘层以及所述第一集电体层的顺序层叠有所述第一集电体层、所述绝缘层、所述第二集电体层、所述绝缘层以及所述第一集电体层的五层构造。
9.根据权利要求1~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全固体电池,其中,
所述全固体电池层叠有至少一个所述短路电流分散体和多个所述发电要素,多个所述发电要素并联地电连接。
10.一种全固体电池的制造方法,具备:
第一工序,层叠第一集电体层、绝缘层以及第二集电体层,并利用粘接材料进行粘接,从而制作短路电流分散体;
第二工序,层叠正极集电体层、正极材料层、固体电解质层、负极材料层以及负极集电体层,从而制作发电要素;
第三工序,沿着各层的层叠方向层叠所述短路电流分散体和所述发电要素;以及
第四工序,利用约束部件约束层叠后的所述短路电流分散体和所述发电要素,并且沿着所述层叠方向赋予约束压力,
以将所述粘接材料配置于在所述第四工序中未被赋予基于所述约束部件的约束压力的区域的方式,在所述第一工序中确定设置于所述短路电流分散体的所述粘接材料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3096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燃料电池组及燃料电池组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全固体电池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