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装配式矩形检查井及其安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30793.7 | 申请日: | 2018-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3102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7 |
发明(设计)人: | 相玉成;姜晓彬;金斐斐;徐立;徐云肖;余建民;王伟栋;包亮;许迎顺;陈润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建工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12 | 分类号: | E02D29/12 |
代理公司: | 11508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戴锦跃 |
地址: | 3111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灌浆 井壁 检查井 井室 底板 底板水平 顶板水平 装配式 紧固 竖直 预制构件 吊装构件 防水胶带 紧固连接 连接位置 施工周期 时间成本 整体防水 缝连通 胶黏剂 上端 井筒 垫层 封锚 下端 粘接 防水 灌注 浇筑 稳固 衔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矩形检查井及其安装方法,检查井包括底板、井室、顶板和井筒,井室包括一对连接井壁和一对紧固井壁,井室的下端与底板之间形成底板水平灌浆缝,上端与顶板之间顶板水平灌浆缝;紧固井壁之间连接处设有井壁竖直灌浆缝;底板水平灌浆缝、井壁竖直灌浆缝和顶板水平灌浆缝连通设置,且均灌注有防水胶黏剂。安装方法包括:预制构件并在连接位置粘接防水胶带、垫层浇筑、吊装构件、紧固连接、灌浆封锚等步骤。本发明通过上述设置,检查井个构件之间连接更加稳固、整体防水性较好,且施工周期短,有利于工序的衔接,缩短时间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下管道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装配式矩形检查井及其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地下管道中的检查井又称为管道井、窨井,目前一般均为在地面以下用砖或水泥砌筑井体至地面以上,并盖上井盖,在井体的侧面开设有与管道连接的管口。但是,其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施工的周期长,容易产生灌木杂草、疏通不便更容易导致水流不畅,且管道与井体的连接处往往存在严重的渗漏现象,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因此,现在施工时逐渐采用预制好的装配式检查井来代替传统的现场砌筑或浇筑作业,通过进行现场安装,可大幅度的缩短施工工期。授权公告号为CN20568846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整体装配式多功能检查井,包括预制的井筒、预制的盖板和预制的高度调节环。井筒的上端开口设置,盖板安装在井筒的开口处。但是整体预制的检查井,由于其自身占据的空间和质量均较大,不仅在运输过程中极为不利,而且安装过程也颇有难度,往往难以和多根不同方位的管道顺利连接。
为了方便运输和现场施工,如申请公布号为CN103374926A的中国专利申请文件中公开的一种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检查井,包括下井室、上井室、井筒,并自下而上柔性接口连成整体,井室与井筒之间有井室盖板,井筒上置有盖板和井盖。
上述方案中,由于检查井整体是四边形的设置,因此必定使得检查井整体具有较多的接缝,且由于检查井长期放置于土层之下,会遭受长期的地下水的侵蚀,而如果不采用良好的防水处理,检查井内必定在长期渗水作用下失去应有的使用寿命和使用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一是提供一种装配式矩形检查井,具有防水性能较好的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一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装配式矩形检查井,包括底板、井室、顶板和井筒,所述底板的顶面开设有一圈底板水平凹槽,所述井室包括一对位置相对设置的连接井壁和一对位置相对设置的紧固井壁,所述紧固井壁和所述连接井壁的上下两端均设有井壁水平凹槽,处于井室底端的所述井壁水平凹槽与所述底板水平凹槽配合形成底板水平灌浆缝;所述紧固井壁的内壁两端均开设有竖直的紧固凹槽,所述连接井壁的两侧壁均开设有竖直的连接凹槽,且所述连接凹槽与所述紧固凹槽配合形成井壁竖直灌浆缝;所述顶板的底面开设有一圈顶板水平凹槽,且所述顶板水平凹槽与处于井室上端的所述井壁水平凹槽配合形成顶板水平灌浆缝;所述底板水平灌浆缝、井壁竖直灌浆缝和顶板水平灌浆缝连通设置,且其中均灌注有防水胶黏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板、井室和顶板,以及井室的井壁之间均设有连通的灌浆缝,再通过防水胶黏剂进行灌注,不仅能够使得检查井整体结构更加稳固,而且由于整个灌浆缝均为连通设置,能够形成封闭的整体防水圈,同时也将检查井的大部分连接缝均更好的粘结。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紧固凹槽内沿竖直方向间隔均匀设置有多个紧固孔,所述紧固孔内连接有连接紧固件,所述紧固孔水平设置并贯穿所述紧固井壁,所述紧固孔还设有用于与连接紧固件配合的放大凹部,处于紧固井壁底端的所述放大凹部设置有灌浆孔,处于所述紧固井壁顶端的放大凹部开设有溢浆孔,处于所述紧固井壁中间位置的放大凹部上开设有若干个观察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灌浆孔设置于低端,溢浆孔设置于上部,在进行灌浆时从低端开始作业,使浆液从底端向上灌进,减少浆液中的气泡量,使得浆液能够尽可能的充满灌浆缝中,进一步加强防水性和粘结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建工建材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建工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3079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