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触控感应电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30328.3 | 申请日: | 2018-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155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苏伟;王雷;王海峰;陆永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志凌伟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马金华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区观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感应 电极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触控感应电极结构,包括下极板和下极板上端所设的上极板,所述下极板的主体为基板I,所述基板I上设有弹性隔片I,所述弹性隔片I的顶部设有触点I,所述基板I的侧部设有集线板I;所述上极板的主体为基板II,所述基板II的下端设有弹性隔片II,所述弹性隔片II的顶部设有触点II,所述基板II的侧部设有垂直相交的集线板II与集线板III;下极板上的弹性隔片I与下极板上的弹性隔片II均为正六边形椎体结构,使整个电极具有很好支撑能力;触点I与导线I之间设有倾斜连接的斜线板I,触点II与导线II之间设有倾斜连接的斜线板II,这种结构使得整个电极结构具有极高的灵敏度。
本发明涉及触控面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触控感应电极结构。
背景技术
触控面板也叫触摸屏,触控面板作为人机对话的媒介,作为一种最新的电脑输入设备,它是目前最简单、方便、自然的一种人机交互方式。它赋予了多媒体以崭新的面貌,是极富吸引的的全新多媒体交互设备。
现有技术中的手机用的触控面板,分为电容屏和电阻屏形式的,这两种触控屏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缺陷:
1.在触点受力不均的情况下,触点位置的电极感应常常会出现偏差,屏幕上的定位不准确,容易产生误操作;
2.在触点受力过大的情况下,触点位置的电极容易破损,而触点受力过小的请况下,触点位置的电极又感应不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控感应电极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触控感应电极结构,包括下极板和下极板上端所设的上极板,所述下极板的主体为基板I,所述基板上设有弹性隔片I,所述弹性隔片I的顶部设有触点I,所述弹性隔片I的底部并且位于基板I的上表面铺设有导线I,所述基板I的侧部设有集线板I;
所述弹性隔片I的主体为壳体结构的弹性壳I,所述弹性壳I的外侧设有膜结构的隔离膜I,所述弹性壳I与基板I之间构成弹性腔I,所述触点I与导线I之间通过斜线板I相连接;
所述上极板的主体为基板II,所述基板II的下端设有弹性隔片II,所述弹性隔片II的顶部设有触点II,所述弹性隔片II的底部并且位于基板II的下表面铺设有导线II,所述基板II的侧部设有垂直相交的集线板II与集线板III;
所述弹性隔片II的主体为壳体结构的弹性壳II,所述弹性壳II的外侧设有膜结构的隔离膜II,所述弹性壳II与基板II之间构成弹性腔II,所述触点II与导线II之间通过斜线板II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弹性隔片I与弹性隔片II的外形均为正六边形的椎体结构。
优选的,所述斜线板I为双层结构,且斜线板I在触点I与导线I之间的连接为倾斜连接。
优选的,所述斜线板II为双层结构,且斜线板II在触点II与导线II之间的连接为倾斜连接。
优选的,所述弹性隔片I在基板I上的排列呈线型均布排列。
优选的,所述弹性隔片II在基板II上的排列呈线型均布排列。
优选的,所述下极板与上极板配合后基板I上的弹性隔片I与基板II上的弹性隔片II呈交错镶嵌配合,且触点I与基板II之间的间隔距离为10μm,所述触点II与基板I之间的间隔距离为10μm;
优选的,所述下极板与上极板配合后集线板I与集线板III压合在一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设置合理,功能性强,具有以下优点:
1.下极板上的弹性隔片I与下极板上的弹性隔片II均为正六边形椎体结构,使整个电极具有很好支撑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志凌伟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志凌伟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303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导电性基板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具粗化结构之触控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