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柔性双能探测器模块及基于其的探测器及探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29515.X | 申请日: | 2018-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879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欧阳纯方;方志强;王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奕瑞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1/00 | 分类号: | G01V1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佟婷婷 |
地址: | 201201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柔性 探测器 模块 基于 探测 设备 | ||
1.一种柔性双能探测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双能探测器模块包括:
第一闪烁体层,用于将低能射线转换成可见光;
第一柔性PD阵列,贴置于所述第一闪烁体层一表面,用于吸收所述第一闪烁体层转换的可见光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所述第一柔性PD阵列包括若干个呈阵列排布的第一柔性PD单元,且所述第一柔性PD阵列与所述第一闪烁体层构成低能探测结构;
第二闪烁体层,位于所述低能探测结构远离射线源的一侧,所述第二闪烁体层用于将高能射线转换成可见光;
第二柔性PD阵列,贴置于所述第二闪烁体层一表面,用于吸收所述第二闪烁体层转换的可见光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所述第二柔性PD阵列包括若干个呈阵列排布的第二柔性PD单元,且所述第二柔性PD阵列与所述第二闪烁体层构成高能探测结构;
其中,所述第二柔性PD阵列及所述第一柔性PD阵列基于同一柔性基底制备,所述第一柔性PD单元及所述第二柔性PD单元均设置于所述柔性基底上,所述低能探测结构及所述高能探测结构沿所述射线源的射线发射方向依次排布且对应设置,且所述柔性基底弯曲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双能探测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基底包括透明且可弯曲的薄膜基底,所述薄膜基底选自于PI基底、PET基底及玻璃基底中的至少一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双能探测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PD单元与所述第二柔性PD单元具有相同的结构,均包括依次设置于所述柔性基底表面的透明的下电极、中间活性层以及透明的上电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双能探测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电极包括透明ITO薄膜电极;所述上电极包括透明ITO薄膜电极;所述中间活性层包括无机材料活性层及有机材料活性层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双能探测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PD阵列设置于所述第一闪烁体层的下表面,所述第二柔性PD阵列设置于所述第二闪烁体层的下表面;或者所述第一柔性PD阵列设置于所述第一闪烁体层的下表面,所述第二柔性PD阵列设置于所述第二闪烁体层的上表面;或者所述第一柔性PD阵列设置于所述第一闪烁体层的上表面,所述第二柔性PD阵列设置于所述第二闪烁体层的下表面;或者所述第一柔性PD阵列设置于所述第一闪烁体层的上表面,所述第二柔性PD阵列设置于所述第二闪烁体层的上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双能探测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闪烁体层的材料选自于Tl掺杂的CsI、CdWO4、GOS及ZnSe构成的群组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二闪烁体层的材料选自于Tl掺杂的CsI、CdWO4、GOS及ZnSe构成的群组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双能探测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闪烁体层与所述第二闪烁体层的材料及厚度中至少一者不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双能探测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低能探测结构与所述高能探测结构之间还设置有一低能射线滤波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柔性双能探测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低能探测结构、所述低能射线滤波片及所述高能探测结构依次贴置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柔性双能探测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双能探测器模块还包括一PCB板,且所述PCB板上设置有一连接结构,其中,所述第一柔性PD阵列及所述第二柔性PD阵列与所述连接结构电连接,以将所述第一柔性PD阵列及所述第二柔性PD阵列转换的电信号引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奕瑞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奕瑞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2951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煤层底板水危险源区域定位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地磁传感器校准与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