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反重力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28768.5 | 申请日: | 2018-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170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吴学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学新 |
主分类号: | F03B17/02 | 分类号: | F03B17/02 |
代理公司: |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0 | 代理人: | 马应森 |
地址: | 3611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径套筒 作动筒 反重力装置 滑轮 浮力 浮体 牵引力 液压传动系统 牵引力作用 传动系统 方向相反 浮体浮力 改变装置 结构功能 牵引系统 容器顶部 大套筒 活塞套 牵引线 小套筒 自加压 内力 缸套 固接 两套 内套 内置 套件 总装 倍增 | ||
反重力装置,设有两套传动系统,按结构功能作说明;容器的缸套内设有底作动筒,底作动筒内套接变径套筒的小套筒,变径套筒的大套筒与浮体上所固接的活塞套接,由4个套件所组成的液压传动系统;容器内置浮体的浮力通过牵引线对于底作动筒所设的滑轮产生向上牵引力,浮体浮力与变径套筒的牵引力作用方向相反,所构成的滑轮牵引系统;因为浮力自加压而导致容器顶部作用力倍增,以至机械内力运动而改变装置总装重量的外在重力表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反重力装置。
背景技术
在完全自然条件下,物体的质量不变自然重量相关重力不变,是一种自然重力法则现象或科学发现,所以无关于人类智慧发明成果。
中国专利CN101372259A公开一种反重力方法及其反重力装置作动力能在空中旋转或停止并多向飞行的碟形体飞行器,属物理学、航空航天飞行器动力学、飞行器设计制造领域。是以超导电磁力控制反重力装置产生直接推力的反重力动力装置作动力,解决了用常规技术方法及动力装置作动力的飞行器凭借外界空气的作用力,通过燃烧燃料的反喷力飞行的局限,实现了密封装置内的作用力突破屏障对外作功;包括动力装置三维六向布置,主次支撑柱支撑,一系列三角形架连接成的碟形封闭结构体;是以电能作能量,通过磁力使主体、转体旋转、停止,任意飞翔的飞行器。使用中无污染、无噪声,根据需要可制成大小型作交通运输,空中作业,太空、陆空、海底往返,甚至星际飞行等。
中国专利CN101958671A公开一种反重力装置,是一种可以实现在空间飞行的装置,它是利用引力与反引力而实现空间飞行的,这种反重力装置与火箭发动机和离子发动机不同,同时也比火箭发动机更加的先进,因为这种发动机不是靠热能产生的动力而使自己在宇宙空间里运动,它是依靠磁力线不停的流动产生的引力及排斥力来推动自己到达目标。
中国专利CN105667793A公开一种圆周翼反重力装置及悬浮装置,所述反重力装置包括圆周翼(1)、扰流机构、控制机构、动力源;所述圆周翼(1)的正投影为圆环形,且沿圆周翼(1)的垂直方向剖,剖面为对称的翼型,所述圆周翼(1)的内缘较厚,外缘较薄,内缘为迎风面;所述扰流机构设置于所述圆周翼(1)的内缘内,用于改变圆周翼(1)上方和下方的气流的流速,以改变反重力装置的升力;所述控制机构电连接扰流机构,并对扰流机构控制;所述动力源为所述扰流机构和控制机构提供能量。悬浮装置,除包括所述反重力装置外,还包括有壳体、连接件(9)。反重力装置整体结构紧凑,易于制作,运行效率高,应用广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机械内力运动改变装置总装重量外在重力表象的反重力装置。
本发明设有两套传动系统,传动系统设有容器、缸套、容器调试阀门、底作动筒、底作动筒滑轮、底作动筒调试阀门、变径套筒、变径套筒牵引点、浮体、浮体活塞、浮体牵引点和牵引线;
所述缸套设在容器上;所述容器调试阀门设在容器上,底作动筒设在缸套内,所述底作动筒调试阀门设在底作动筒上,底作动筒内套接变径套筒的小套筒,变径套筒的大套筒与浮体上所固接的浮体活塞套接;所述浮体设在容器内,浮体的浮力通过牵引线对底作动筒所设的底作动筒滑轮产生向上牵引力,浮体的浮体牵引点与变径套筒的变径套筒牵引点的作用力方向相反;
所述容器、缸套、浮体活塞、变径套筒和底作动筒构成液压传动系统;
所述浮体、浮体牵引点、牵引线、变径套筒牵引点、底作动筒滑轮构成滑轮牵引系统。
因为浮力自加压而导致容器顶部作用力倍增,以至机械内力运动而改变装置总装重量的外在重力表象。
本发明还可以采用以下实施,以下技术细节是为工程实施提供辅助支持工作的,可以根据需要配套使用。
1、密封套件实施:所述液压传动系统可采用密封圈或密封衬套。一般的液压传动系统普遍使用的是密封圈,按技术等同替换功能用途理解,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密封衬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学新,未经吴学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287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风力和波浪能双动力发电装置
- 下一篇:一种集成化风力发电机组变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