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弧点火枪的点火电路及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28572.6 | 申请日: | 2018-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367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鲍玲芝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洋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F23Q3/01 |
代理公司: | 余姚德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9 | 代理人: | 吴晓微 |
地址: | 3154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弧 火枪 点火 电路 控制 方法 | ||
1.一种电弧点火枪的点火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开关(K1)、第二开关(K2)、MCU控制单元(U1)、电弧输出控制电路、电弧输出高压包(B1)和电源(BT1);所述MCU控制单元(U1)根据所述第一开关(K1)或第二开关(K2)开启/闭合的工作状态向所述电弧输出控制电路发出高频脉冲信号,控制所述电弧输出控制电路断开/导通;所述电弧输出控制电路控制所述电弧输出高压包(B1)的初级线圈产生高频振荡,使所述电弧输出高压包(B1)的次级线圈产生高压进行放电;所述电源(BT1)为所述MCU控制单元(U1)和所述电弧输出高压包(B1)供电;
所述第一开关(K1)闭合后,向所述MCU控制单元(U1)发送强火点火信号,所述MCU控制单元(U1)输出占空比为60~80%的高频脉冲信号,所述电弧输出控制电路控制所述电弧输出高压包(B1)产生球状电弧进行放电;
所述第二开关(K2)闭合后,向所述MCU控制单元(U1)发送小火点火信号,所述MCU控制单元(U1)输出占空比为55~70%的高频脉冲信号,所述电弧输出控制电路控制所述电弧输出高压包(B1)产生线状电弧进行放电;
根据所述电弧点火枪的电弧输出高压包的工作状态,判断是否需要关闭所述电弧点火枪的球状电弧放电;
其中,判断是否需要关闭球状电弧放电的过程包括:在所述电弧点火枪的第一开关闭合后,判断所述电弧点火枪的电弧输出高压包的持续放电时间是否达到第一阈值,如果是,则需要关闭球状电弧放电;
在关闭球状电弧放电后,可通过闭合所述第一开关,再次使所述电弧输出高压包产生球状电弧放电;
判断是否需要关闭球状电弧放电的过程还包括:
判断所述电弧输出高压包在1min内的累计工作时间是否达到第二阈值,如果是,则关闭球状电弧放电,且需持续关闭时间达到预先设定时间后,才能再次工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弧点火枪的点火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USB端口(CN1)以及与所述USB端口(CN1)连接的充电控制电路,所述电源(BT1)为锂电池;所述充电控制电路包括LTH7充电芯片(U2),所述LTH7充电芯片(U2)的VCC端连接所述USB端口(CN1)的VCC端,所述LTH7充电芯片(U2)的BAT端连接所述电源(BT1)的正极;所述LTH7充电芯片(U2)的PROG端通过第一电阻(R8)连接所述电源(BT1)的负极,所述LTH7充电芯片(U2)通过所述第一电阻(R8)的阻值不同来控制不同的电源(BT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弧点火枪的点火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弧输出控制电路包括MOS场效应管(V1)、第一三极管(Q2)和第二三极管(Q3),所述MCU控制单元(U1)的P3引脚通过第二电阻(R5)分别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Q2)和所述第二三极管(Q3)的基极,所述第一三极管(Q2)和所述第二三极管(Q3)的发射极分别通过第三电阻(R11)连接所述MOS场效应管(V1)的栅极,所述第一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电源(BT1)的正极;所述MOS场效应管(V1)的漏极连接所述电弧输出高压包(B1)的初级线圈,所述MOS场效应管(V1)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一开关(K1)一端连接所述MCU控制单元(U1)的P6引脚,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开关(K2)一端连接所述MCU控制单元(U1)的P2引脚,另一端接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弧点火枪的点火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MCU控制单元(U1)连接有指示电路,所述指示电路包括发光二极管(LED2)和第四电阻(R9),所述MCU控制单元(U1)的P1引脚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LED2)的正极,所述发光二极管(LED2)的负极通过所述第四电阻(R9)连接所述MCU控制单元(U1)的P4引脚;所述电源(BT1)的电压下降到3.4V时,所述MCU控制单元(U1)控制所述发光二极管(LED2)闪烁,提示电压不足;所述电源(BT1)的电压下降到3.2V时,所述MCU控制单元(U1)停止输出脉冲信号,同时所述发光二极管(LED2)闪烁,保护所述电源(BT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洋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市洋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2857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储能系统及电池簇间电压差的控制方法
- 下一篇:电池共享方法、装置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