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宽带低剖面对数周期单极子端射天线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126480.4 | 申请日: | 2018-02-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653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 发明(设计)人: | 文光俊;黄勇军;李建;顾巍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Q1/12 | 分类号: | H01Q1/12;H01Q1/38;H01Q1/48;H01Q1/50;H01Q9/30;H01Q21/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盛汇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68 | 代理人: | 王伟 |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宽带 剖面 对数 周期 单极 子端射 天线 | ||
1.一种超宽带低剖面对数周期单极子端射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连接的上层介质板(1)、支撑介质板(3)、金属地(4)、下层介质板(5)和微带连接件(6),支撑介质板(3)上安装有金属单极阵子组(2),金属单极阵子组(2)包括二十四个长度呈对数周期分布的金属单极阵子(7),金属单极阵子(7)之间的距离满足对数周期律,金属单极阵子(7)长度超过支撑介质板(3)高度的部分折弯与上层介质板(1)的下表面贴合;
所述金属地(4)上设有金属地扇形孔(8)和金属地缝隙(9),金属地扇形孔(8)和金属地缝隙(9)连通,金属地扇形孔(8)的半径位于3mm-6mm之间,扇形角度位于80度到120度之间,金属地缝隙(9)的宽度为0.2mm-1mm;
所述微带连接件(6)位于下层介质板(5)的下表面,微带连接件(6)包括扇形微带贴片(10)和馈电微带线(11),馈电微带线(11)与扇形微带贴片(10)相连,扇形微带贴片(10)的扇形半径位于3mm-5mm之间,扇形角度为80度-120度之间,厚度位于0.018mm-0.035mm之间;馈电微带线(11)的宽度位于0.5mm-1mm之间,馈电微带线(11)的厚度位于0.018mm-0.035mm之间;馈电微带线(11)中与扇形微带贴片(10)相连的端部与金属地扇形孔(8)和金属地缝隙(9)相连的部分垂直;
所述金属单极阵子(7)的厚度为0.018mm-0.035mm,金属单极阵子(7)高度的最大尺寸位于25mm-30mm之间,金属单极阵子(7)的比例因子位于0.85-0.95之间,轮廓角大小位于28度-32度之间;
所述金属地(4)为长方体结构,金属地(4)的长度位于100mm-130mm之间,宽度位于35mm-50mm之间,厚度位于0.018mm-0.035mm之间;
支撑介质板(3)垂直于上层介质板(1)和下层介质板(5),并设置在上层介质板(1)和下层介质板(5)之间,支撑介质板(3)的长度最大值为80mm,宽度的最大尺寸为12.035mm;长度高于12mm的金属单极阵子(7)中12mm长度的底部与长度不高于12mm长度的金属单极阵子(7)以互补结构的形式位于支撑介质板(3)的两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宽带低剖面对数周期单极子端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介质板(1)的厚度为0.2mm-1mm,上层介质板(1)的介电常数为3.6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宽带低剖面对数周期单极子端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介质板(3)的厚度为0.2mm-1mm,介电常数为3.6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宽带低剖面对数周期单极子端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介质板(5)的厚度为0.5mm-1.5mm,介电常数为10.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2648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正交模耦合器的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RFID系统的定位天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