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AIE荧光探针分子以及对对硝基苯胺、氟离子的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26145.4 | 申请日: | 2018-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4044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罗穗莲;汪春;朱益;练昌周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277/36 | 分类号: | C07D277/36;C09K11/06;G01N21/64 |
代理公司: | 44493 广州专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谭昉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荧光探针分子 对硝基苯胺 氟离子 绕丹宁 发光效应 合成手段 荧光探针 灵敏性 亚甲基 种检测 检测 荧光 猝灭 催化剂 甲醛 诱导 表现 | ||
本发明涉及一种AIE荧光探针分子以及对对硝基苯胺、氟离子的检测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荧光探针识别能力差和荧光猝灭严重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简单的合成手段以芘甲醛和绕丹宁为原料,吡啶做催化剂,获得了5‑芘亚甲基绕丹宁。该分子表现出良好的聚集诱导发光效应,是一种检测对硝基苯胺、氟离子的高灵敏性荧光探针分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集诱导发光效应和荧光探针领域,具体为一种AIE荧光探针分子以及对对硝基苯胺、氟离子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聚集诱导发光效应(AIE)是2001年唐本忠院士课题组首先发现的,相对于传统的荧光生色团在高浓度下荧光会减弱甚至不发光现象,这类聚合物在聚集状态或固体薄膜下发光大大增强,这种由聚集所导致发光增强效应叫做“聚集诱导发光效应”。基于AIE现象的认识与研究,一系列的AIE物质被合成出来,并制成高效的发光器件和化学生物传感器。也正是如此,对于AIE现象机理的研究也广泛而深入的开展,目前提出的AIE机理包括分子内旋转受限(RIR)、分子内共平面、抑制光化学或光物理过程等.事实上,对于每一个分子而言,AIE现象的形成往往是几个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种反常的发光行为引起了国内外广大科研工作者的极大兴趣,关于AIE的机理及应用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具有AIE效应的发光材料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化学传感器,生物荧光探针等领域已经表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对硝基苯胺广泛应用于染料工业的人工合成化学物,是多种印染及医药化工品的中间体,也可用于分析试剂。但对硝基苯胺存在高毒性,吸入、皮肤接触及吞食有毒,且有累积效应,对水生生物有害,可能对水体环境产生长期不良影响。所以,设计、制备出一种合适的荧光探针是目前最紧要的研究。然而,对硝基苯胺对本发明中的荧光探针分子有明显的淬灭效应,本发明中分子是一种检测对硝基苯胺的有效荧光探针。
近几年,提出氟离子荧光探针分子结构有不少,例如:CN104449677A提出的一种2-(2-羟基苯基)苯并噻唑衍生物,CN104610955A制备的以2-(2-羟基苯基)苯并噻唑衍生物为母体结构的比率型荧光探针,CN105985291A一类萘酰亚胺类类化合物,其可作为氟离子比色荧光探针用于氟离子的检测和CN106632450A以水杨醛为原料,经与水合肼形成水杨醛吖嗪,再经硅保护而成氟离子荧光探针。但以5-芘亚甲基绕丹宁为基体结构的氟离子荧光探针分子至今没有发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AIE荧光探针分子以及对对硝基苯胺、氟离子的检测方法,本发明以芘甲醛和绕丹宁为原料,以吡啶做催化剂,获得了一种5-芘亚甲基绕丹宁,该分子表现出良好的聚集诱导发光效应,也是一种检测对硝基苯胺、氟离子的高灵敏性荧光探针分子。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AIE荧光探针分子,其特征在于:其化合物结构式为
优选地,R选自氢或醛基。
一种AIE荧光探针分子对对硝基苯胺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如下:
先将荧光探针分子溶于水和丙酮或水和四氢呋喃溶液中,得到具有AIE效应的荧光探针分子溶液,再将荧光探针分子溶液与待测的对硝基苯胺水溶液混合,得到混合溶液,通过混合溶液中探针分子荧光光谱强度变化,检测待测水溶液中对硝基苯的浓度,激发波长为300nm。
优选地,所述荧光探针分子溶液中水和丙酮或水和四氢呋喃的体积比为90:10~60:40;所述荧光探针分子溶液中的荧光探针分子的浓度为10-4mol/L。
优选地,所述荧光探针分子溶液中水和丙酮或水和四氢呋喃的体积比为80:20。
优选地,所述对硝基苯胺水溶液的浓度为0.003g/L~15g/L。
一种AIE荧光探针分子对氟离子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师范大学,未经华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2614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