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背光模块及抬头显示器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125772.6 | 申请日: | 2018-02-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339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 发明(设计)人: | 廖家成;连詹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G02B27/01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罗英;臧建明 | 
| 地址: | 中国台湾***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透光元件 背光模块 显示面板 图像光束 底板 抬头显示器 发光源 光学片 传递路径 光束照射 投影单元 光束投射 光轴方向 排列位置 显示图像 阵列排列 光照度 扩散片 反射 配置 穿透 发光 | ||
1.一种背光模块,提供光束照射透光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板,配置于所述透光元件下方;以及
多个发光源,于所述底板朝向所述透光元件的表面上成阵列排列,用以提供所述光束,其中,所述底板与所述透光元件在光轴方向上的间距是根据所述光束投射在所述透光元件的总光照度分布以及所述多个发光源在所述表面的排列位置来决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间距是根据下式来决定:
且
其中,EBLU(x,y,z)为所述总光照度分布,所述多个发光源在所述表面上的几何中心或所述多个发光源的排列单元的几何中心为坐标原点,z为第一方向上的坐标,x为第二方向上的坐标,y为第三方向上的坐标,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垂直所述表面的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三方向为平行所述表面且彼此垂直的两个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发光源在所述表面上成正方形阵列排列,相邻的所述发光源的最小距离d以及所述底板与所述透光元件在所述光轴方向上的间距L的关系满足下式:
其中,m为所述发光源的指向性阶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发光源在所述表面上成正方形阵列排列,相邻的所述发光源的最小距离d以及所述底板与所述透光元件在所述光轴方向上的间距L的关系满足下式:
其中,各所述发光源为朗伯特光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块还包括扩散片,所述扩散片为所述透光元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元件为显示面板。
7.一种抬头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面板,配置于光束的传递路径上,用以显示图像,且所述光束穿透所述显示面板以形成图像光束;
背光模块,用以提供所述光束照射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底板,配置于所述显示面板下方;
扩散片,配置于所述光束的传递路径上,且位于所述底板与所述显示面板之间;以及
多个发光源,于所述底板的表面上成阵列排列,用以发射所述光束,其中所述底板与所述扩散片在光轴方向上的间距是根据所述光束投射在所述扩散片的总光照度分布以及所述多个发光源在所述表面的排列位置来决定;以及
光学片,配置于所述图像光束的传递路径上,且所述图像光束被所述光学片反射至用户的眼睛。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抬头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间距是根据下式来决定:
且
其中,EBLU(x,y,z)为所述总光照度分布,所述多个发光源在所述表面上的几何中心或所述多个发光源的排列单元的几何中心为坐标原点,z为第一方向上的坐标,x为第二方向上的坐标,y为第三方向上的坐标,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垂直所述表面的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三方向为平行所述表面且彼此垂直的两个方向。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抬头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发光源成正方形阵列排列,相邻的所述发光源的最小距离d与所述底板与所述扩散片在所述光轴方向上的间距L的关系满足下式:
其中,m为所述发光源的指向性阶数。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抬头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发光源成正方形阵列排列,相邻的所述发光源的最小距离d与所述底板与所述扩散片在所述光轴方向上的间距L的关系满足下式:
其中,各所述发光源为朗伯特光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2577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