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经编芝麻点提花保暖面料及其制造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24320.6 | 申请日: | 2018-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1586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8 |
发明(设计)人: | 洪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市傅博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21/08 | 分类号: | D04B21/08;D04B21/04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扬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9 | 代理人: | 隋玲玲;张沪玲 |
地址: | 214423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暖面料 制造工艺 芝麻 织造 长丝 经编 整经 紧密纺 棉纱 特里科经编机 质量百分比 面料弹性 手感柔软 坯布 保暖性 后整理 合体 可控 拉毛 棉色 赛络 色纱 选料 定型 美观 | ||
本发明涉及的一种经编芝麻点提花保暖面料及其制造工艺,所述经编芝麻点提花保暖面料由下述质量百分比组分构成:32s赛络紧密纺东丽AR色纱为10.5%,32s紧密纺棉色纱为62.9%,75D/40D涤包氨长丝为26.6%;其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选料:选用20~40%东丽AR纱、20~40%棉纱、20~40%涤包氨长丝;整经:将东丽AR纱、棉纱和涤包氨长丝在整经机上进行整经;织造:采用特里科经编机进行织造;4)后整理:将织造得到的坯布依次经水洗、定型、拉毛。本发明面料弹性适中,克重可控,保暖性好,手感柔软、芝麻点提花效应明显,合体美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经编提花面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经编芝麻点提花保暖面料及其制造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追求舒适和自然理念的回归,棉纱作为主要的天然纺织材料之一,因具有柔软、吸湿、舒适等优点而更加受到人们的青睐。然而目前棉纱在针织中主要应用在纬编领域,在经编服用面料中仅有少量应用,如棉经编蕾丝、低机号棉。经编自1775年发明以来,已有400多年历史,因为其生产高效、结构灵活、花型多样等特点,其面料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性能,使经编生产得以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经编技术具有三大特点,一是生产高效性,高速、宽幅、高产能是经编生产的特点,原料以化纤长丝为主,最高机速达4000rpm,机器幅宽268英寸;二是结构灵活性,利用经编组织变化可形成网眼结构、一次性成型结构、无屈曲取向结构、三维间隔结构等;三是花型多样性,可通过横移提花、贾卡提花和复合提花形成丰富的花式效应。
棉纱由于强伸度差、易产生飞花等问题,在经编上使用较少,一般在较低机号经编机上以较低的速度进行生产,高机号、高速经编机虽有少量生产,但生产效率低,成品率较低。
高速特里科经编机是最典型、最高效生产的一类经编机型,产品面广量大;棉纱是最具代表性的纱线,因此,短纤纱经编生产技术的研究就是实现棉纱在高速特里科经编机上的高效生产,棉经编技术将为经编产品打开全新的应用领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公开一种经编芝麻点提花保暖面料及其制造工艺,工艺简单,成本低,改善市场上现有的机织芝麻点提花产品的柔软度和纬编芝麻点提花产品的尺寸稳定性,利用前梳空穿东丽AR色纱在满穿的中梳棉色纱与满穿的底梳涤包氨长丝形成的底布上根据需要进行成圈形成芝麻点提花效应,在工艺反面进行拉毛,工艺反面为东丽AR纱,拉毛后具有保暖效果。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经编芝麻点提花保暖面料,它由下述质量百分比组分构成:32s赛络紧密纺东丽AR色纱为10.5%,32s紧密纺棉色纱为62.9%,75D/40D涤包氨长丝为26.6%。
一种经编芝麻点提花保暖面料,所述东丽AR色纱为40~70%的腈纶和30~60%的棉混纺后染色而成。
一种经编芝麻点提花保暖面料,所述经编芝麻点提花保暖面料的工艺反面显露东丽AR纱,作为服用反面;工艺正面为芝麻点提花效应,由前梳空穿东丽AR色纱在满穿的中梳棉色纱与满穿的底梳涤包氨长丝形成的底布上根据需要进行成圈形成,作为服用正面。
一种经编芝麻点提花保暖面料的制造工艺,它包括以下步骤:
1)选料:选用20~40%东丽AR纱、20~40%棉纱、20~40%涤包氨长丝;
2)整经:整经现场的温度和湿度;将东丽AR纱、棉纱和涤包氨长丝在整经机上进行整经;
3)织造:采用特里科经编机进行织造,梳栉的穿纱方式为:
GB1梳栉2穿2空东丽AR纱,组织结构为2- 2/ 2- 3/ 2- 2/ 0- 1//,
GB2梳栉满穿棉纱,组织结构为2- 3/ 1- 0/ 2- 3/ 1- 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市傅博纺织有限公司,未经江阴市傅博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243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