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主动配电网最优运行调度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22784.3 | 申请日: | 2018-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486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邢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力学院 |
主分类号: | H02J3/50 | 分类号: | H02J3/50;H02J3/48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赵志远 |
地址: | 20009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配电网 优化调度模型 运行调度 分布式电源 配电网电压 减少系统 无功补偿 约束条件 最优化 求解 构建 出力 调度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主动配电网最优运行调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构建考虑无功补偿和分布式电源出力调度的配电网优化调度模型;2)设定配电网优化调度模型的约束条件;3)对配电网优化调度模型进行最优化求解获取最优的配电网运行调度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提高配电网电压质量、减少系统网损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网管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主动配电网最优运行调度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化石等不可再生能源的日益减少以及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对于节能减排的呼声日益高涨。为了减少电网对于环境的污染,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纷纷加快利用可再生能能源,随着投资的不断增加和可再生能源的不断发展,可再生能源技术正在被不断完善,成本也在逐渐降低。随着越来越多可再生能源以及小规模分布式电源(DG)接入电网。在提高节能减排改善环境的同时,也对配电网运行造成了很多不利的影响。分布式发电的成功之处在于能够就近发电就近并网,但也由于分布式发电的随机性、间歇性、波动性以及难以控制性等的不良影响导致其配电网变为一种功率双向流动的有源网络。如果接入点、调度不当将会导致严重的短路,使得短路电流水平提高、电压波动加大、影响到无功功率,进而导致供电质量的下降以及电网所能消纳的分布式发电能力的下降等一系列不良情况。因此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不适用于分布式发电必须要做出一定的改变,需要通过用主动配电网技术来解决上诉问题。主动配电网作为智能电网未来发展的重要形态,是实现各种分布式电源以及储能装置接入电网的积极手段之一。
主动配电网的基本含义为对负荷、发电机、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等进行主动控制;配电网运行人员可以根据电网的网络结构对网络进行重新构建来改变潮流分布;分布资源可以根据需要向系统提供辅助服务支持。
主动配电网的核心内容是在处理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方法上从被动地消纳到主动地引导与主动地利用。通过这项技术可以把配电网由传统的无源电网转换成依照电网实际运行情况进行主动管理、调度、控制的主动配电网。主动配电网的核心思想是对于配电网的主动控制、主动规划、主动管理和主动服务。这种优势通过分布式能源贴近用户的使用,全面了解配电网的状态下,通过实时地掌握配电网的运行状态,能够对负荷、用户和网络结构进行主动地管理和主动的控制;并以此为基础为客户和上级网络提供主动的服务建立好上级电网与配电网之间、用户与配电网之间的良好的互动关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主动配电网最优运行调度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主动配电网最优运行调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构建考虑无功补偿和分布式电源出力调度的配电网优化调度模型;
2)设定配电网优化调度模型的约束条件;
3)对配电网优化调度模型进行最优化求解获取最优的配电网运行调度方案。
所述的步骤1)中,所述的配电网优化调度模型以有功功率损耗Ploss最小作为目标函数,具体为:
其中,Ui、Uj分别为节点i、j的电压幅值,n为总网络支路数,Gk(i,j)为第k条支路上节点i、j之间的电导,θij为节点i、j之间的电压相角差。
所述的配电网优化调度模型采用罚函数保证电压质量,具体为:
其中,λ为节点电压越限的罚因子,ΔVi为节点i的电压越限偏差量,Vimax、Vimin为电压越限偏差量的上下限,m为总网络节点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力学院,未经上海电力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227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