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活性炭滤膜技术的水处理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122689.3 | 申请日: | 2018-0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496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 发明(设计)人: | 许榕;田路泞;陈涛;蒋青;林凌;舒旭;吴磊;陈玺;李强;盛耀旗;刘俊华;韩哲楠;张如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光谷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故乡源水处理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01/16;C02F101/10 |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王和平 |
| 地址: | 43007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活性炭 滤膜 技术 水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活性炭滤膜技术的水处理方法,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该处理方法为将待处理水体从前至后依次在气浮机和滤膜机中进行处理,其中,水体进入气浮机后,向水体中投加脱氮剂和除磷剂,分离出固体悬浮物得到水体一,水体一沿气浮机的底部进入滤膜机,利用滤膜机中的活性炭吸附水体一中的污染物质,降低COD含量,得到水体二,继续向水体二中加入次氯酸钠处理得到水体三,水体三的水质指标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该处理方法采用的设备占地面积小,运行成本低,可有效对雨水或雨水与污水的混合液进行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雨水及生活污水的处理方法,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活性炭滤膜技术的水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伴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群众对生活环境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对饮用水源地水质保护和湖泊、河流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也会不断加强,因此水资源紧缺和水污染防治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处理被污染水质,其工艺流程较长,耗费的资金较多,尤其是(1)在合流制排水系统中,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混合在同一管、渠内排出,雨季时合流排放的污水和雨水超出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通过溢流井携带部分污水排入河道。当雨洪径流流速较大时,管网中无雨期时从污水中沉积下来的污染物被冲起随溢流进入河道,成为污染物的一大来源;(2)初期雨水排除不畅而形成的地表积水,会以地表漫流的形式进入城市河道。初期雨水对路面污染物、生活垃圾以及动植物的有机废弃物等面源污染源形成浸泡,浸泡会溶出更多污染成分,特别是生活垃圾等有机质在受到较长时间的浸泡后,污染物中的总氮和总磷析出的更多,而含氮、含磷污染物排入是导致江河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之一;(3)在旱季时,部分干渠及封闭水体水位降低,缺乏良好的来水用于补水,因此只能以自来水作为补水水源,造成大量的水资源浪费;(4)目前大部分城镇污水处理厂执行的排放标准大多由《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B标准提高到一级A标准,但该水质仍低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V类水的标准,无法满足为自然水体补水的需求。
除污水处理厂外,雨水提升泵站的改造及排放水的处理也是控制城市污染的重要途径。在混流制排水体制的区域,雨水管渠及雨水提升泵站中混有部分污水,导致雨水不能达标排放,其中沿江雨水提升泵站在晴天或雨期时,只能将不合格混合水排入自然水体。
因此,针对上述雨水提升泵站或混流制排水体制中的水质变化情况较复杂的情况,如何对其进行后处理并使其达到饮用水的标准,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效处理雨水或雨水与污水的混合液的水处理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活性炭滤膜技术的水处理方法,该处理方法包括将待处理水体从前至后依次流经气浮机和滤膜机的步骤,所述待处理水体进入所述气浮机后,经脱氮剂和/或除磷剂处理得到水体一,所述水体一流入所述滤膜机中并经所述滤膜机内部放置的活性炭处理后得到水体二。
进一步优选的,还包括所述水体二经次氯酸钠处理后得到水体三的步骤,所述水体三的水质指标符合《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
再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次氯酸钠的使用量为每处理1L水使用600~1400mg次氯酸钠。
再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滤膜机内部放置的活性炭在吸附饱和以后经与气浮机连接的板框压滤机处理得到滤液和脱水后的活性炭,所述滤液回流至气浮机中,所述脱水后的活性炭经与所述板框压滤机连接的活性炭再生系统处理后得到恢复活性的活性炭,所述恢复活性的活性炭继续被送往滤膜机中。
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气浮机内部的活性炭使用量为每处理1万吨水使用0.8~1.2吨活性炭。
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脱氮剂为质量比为1:1的次氯酸钠和二氯异氰尿酸钠,这里用到的次氯酸钠与处理水体二用到的活性炭属于同一种物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光谷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故乡源水处理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光谷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故乡源水处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2268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