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菌祛味的吸水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22145.7 | 申请日: | 2018-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846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荣敏杰;田春兰;于庆华;荣帅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诺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33/02 | 分类号: | C08L33/02;C08K5/00;C08K5/3467;C08F220/06;C08F226/02;C08F222/38;A61L15/24;A61L15/40;A61L15/46;A61L15/60 |
代理公司: | 北京格允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09 | 代理人: | 谭辉;周娇娇 |
地址: | 257000 山东省东营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菌 吸水 树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菌祛味的吸水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方法包括:将丙烯酸、水和交联剂混合后通氮除氧,然后加入引发剂引发聚合反应,再经第一次保温处理,得到树脂胶体;将树脂胶体进行造粒,得到树脂胶体颗粒;将树脂胶体颗粒与含有抗菌祛味成分的溶液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料,然后将所述混合料用碱性溶液中和至5.0~5.5,再经干燥和破碎,得到抗菌祛味吸水树脂颗粒;将抗菌祛味吸水树脂颗粒与复合交联剂混合均匀后进行第二次保温处理,然后加入有机铝搅拌均匀,得到抗菌祛味的吸水树脂。本发明制备的吸水树脂的吸水保水、通液以及抗菌祛味等性能好,应用于卫生吸收用品中,抗菌祛味效果明显,能显著提高卫生吸收用品的干爽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合型高分子化工助剂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菌祛味的吸水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一次性卫生用品市场中,比如婴儿纸尿裤、成人纸尿裤、女性卫生巾及护理垫,吸水树脂的用量占比越来越大,也是源于人们对卫生用品的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以纸尿裤为例,从以前仅要求能吸收尿液到现在不仅仅要求能吸收尿液,还要求纸尿裤要具有表面干爽、抑菌以及祛味等性能。
现有吸水树脂的种类繁多,但只有极少数吸水树脂具有真正的抑菌祛味功能。而同时具有吸收速度快、保水率高、通液性能好以及耐压性能好,又具有抗菌祛味功能的吸水树脂还未见报道。
中国专利申请CN201310560034.1公开了一种茶多酚-丙烯酸系高吸水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以及中国专利申请CN201510183348.3公开了一种抗菌、除臭的高吸水性树脂以及制备方法,但是这两份专利申请均是在高吸水树脂的合成过程中添加茶叶提取物形成茶叶提取物与高吸水树脂的接枝产物,而接枝产物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高吸水树脂本身的性能,从而导致茶叶提取物与高吸水树脂的接枝产物的保水率、吸收速度、加压吸收倍数以及通液速度等降低。而通过在高吸水树脂表面喷洒或浸渍抗菌祛味成分的方法得到具有抗菌祛味性能的吸水树脂,由于抗菌祛味成分分散不均匀等原因,可能会导致吸水树脂的质量不稳定、抗菌祛味的效果较差,而且还会降低吸水树脂的吸收速度以及通液性能等。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个或者多个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菌祛味的吸水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制备的抗菌祛味的吸水树脂同时具有高吸收速度、高吸液倍数、高保水率、高加压吸收倍数、高抗压性能、高通液性能以及抗菌祛味效果好的特点。将本发明中的抗菌祛味的吸水树脂应用于卫生吸收用品中,可以明显改善卫生吸收用品使用过程中的气味,抗菌效果明显,且能显著提高卫生吸收用品的干爽度。
本发明在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抗菌祛味的吸水树脂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丙烯酸、水和交联剂混合后通氮除氧,然后加入引发剂引发聚合反应,再经第一次保温处理,得到树脂胶体;
(2)将步骤(1)得到的树脂胶体进行造粒,得到树脂胶体颗粒;
(3)将步骤(2)得到的树脂胶体颗粒与含有抗菌祛味成分的溶液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料,然后将所述混合料用碱性溶液中和至5.0~5.5,再经干燥和破碎,得到抗菌祛味吸水树脂颗粒;
(4)将步骤(3)得到的抗菌祛味吸水树脂颗粒与复合交联剂混合均匀后进行第二次保温处理,然后加入有机铝搅拌均匀,得到抗菌祛味的吸水树脂。
特别地,所述抗菌祛味成分选自由茶叶提取物、芦荟提取物和艾叶提取物组成的组;优选的是,所述抗菌祛味成分为茶叶提取物;更优选的是,所述茶叶提取物包含茶多酚,所述含有抗菌祛味成分的溶液为茶多酚溶液;进一步优选的是,以质量百分比计,所述茶多酚溶液由茶多酚5%~15%、叶绿素铜钠盐3%~10%、水70%~80%和乙醇8%~15%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诺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诺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221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