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自适应信道的跳频通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21520.6 | 申请日: | 2018-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472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6 |
发明(设计)人: | 王博;伍汉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泰格微波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715 | 分类号: | H04B1/715;H04W84/20;H04L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巾帼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60 | 代理人: | 潘文林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自适应 信道 通信 方法 | ||
1.一种基于自适应信道的跳频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包括一个主站和两个从站的无线组网通信系统,所述的跳频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主站和从站分别看作通信节点:主站为节点1,两个从站分别为节点2和节点3;节点1与节点2之间的链路为链路1-2,节点1与节点3之间的链路为链路1-3,节点2与节点3之间的链路为链路2-3;
S2.从无线组网通信系统的K个固定跳频频率f1~fK中,随机选择分散于整个工作频率内m个频点F1~Fm,作为链路间的握手通信频率;
S3.节点1上电后,划分入网同步帧的时隙1~时隙7,完成各个节点的自适应入网;
S4.自适应入网完成后,划分自适应信道帧的时隙1~时隙6,进行自适应信道检测;
所述步骤S4包括以下子步骤:
S401.划分自适应信道检测帧的时隙1~时隙6:自适应信道检测帧时隙1~时隙2为信道检测时隙,每个时隙内部包含K跳,跳频频率依次为f1~fK;自适应信道检测帧的时隙3~时隙4为信道检测应答中继时隙,每个时隙内部包含m跳,跳频频率依次为F1~Fm;自适应信道检测帧的时隙5~时隙6为信道检测应答时隙,每个时隙内部包含m跳,跳频频率依次为F1~Fm;
S402.在自适应信道检测帧的时隙1~时隙2期间,对链路1-2、链路1-3和链路2-3按照跳频频率表f1~fK依次自动扫描一次,检测出有干扰的跳频频率点,得到链路1-2、链路1-3和链路2-3的信道检测信息;
所述步骤S402包括以下步骤:
节点1在自适应信道检测帧中的时隙1期间,按照跳频频率f1~fK发送信道检测帧进行广播,同步头序列采用M序列M3;
节点2在自适应信道检测帧的时隙1期间,按照跳频频率f1~fK接收同步头序列为M3的广播帧,根据收到M3相关峰和跳频点fy序号,y=1,2,3…K,确认链路1-2中受到干扰的频点,得到链路1-2的信道检测信息;
节点3在自适应信道检测帧的时隙1期间,按照跳频频率f1~fK接收同步头序列为M3的广播帧,根据收到M3相关峰和跳频点fy序号,y=1,2,3…K,确认链路1-3中受到干扰的频点,得到链路1-3的信道检测信息;
节点2在自适应信道检测帧中的时隙2期间,按照跳频频率f1~fK发送信道检测帧,同步头序列采用M序列M3;
节点3在自适应信道检测帧的时隙2期间,按照跳频频率f1~fK接收同步头序列为M3的信道检测帧,根据收到M3相关峰和跳频点fy序号,y=1,2,3…K,确认链路2-3受到干扰的频点,得到链路2-3的信道检测信息;
S403.在自适应信道检测帧时隙3~时隙6期间,节点1~3互传链路1-2、链路1-3和链路2-3的信道检测信息,完成自适应信道检测;
所述步骤S403包括以下子步骤:
节点3在自适应信道检测帧的时隙3期间,按照跳频频率F1~Fm依次发送链路1-3与链路2-3的信道检测信息到节点2:
节点2在自适应信道检测帧的时隙4期间,按照跳频频率F1~Fm发送链路1-2的信道检测信息到节点3;
节点2在自适应信道检测帧的时隙5期间,按照跳频频率F1~Fm依次发送链路1-2、链路1-3和链路2-3的信道检测信息到节点1;
节点3在自适应信道检测帧的时隙6期间,按照跳频频率F1~Fm依次发送链路1-2、链路1-3和链路2-3的信道检测信息到节点1;
S5.根据自适应信道检测结果,制定自适应信道传输策略,完成节点间的组网通信;
所述步骤S5包括以下子步骤:
S501.根据链路1-2、链路1-3和链路2-3的信道检测信息,确定三条链路的有效频点;
S502.判断链路1-2的有效频点、链路1-3的有效频点、以及握手通信频率F1~Fm三者之间是否有交集:
若是,将有效频点交集记为F1-1~F1-i,采用双从站直传模式进行通信;
若否,进入步骤S503;
S503.判断链路1-2的有效频点、链路2-3的有效频率点、以及与握手频率F1~Fm三者之间是否有交集:
若是,将有效频点交集记为F2-1~F2-n,采用节点2中转模式进行通信;
若否,进入步骤S504;
S504.判断链路1-3的有效频点、链路2-3的有效频率点、以及握手频率F1~Fm三者之间是否有交集:
若是,将有效频点交集记为F3-1~F3-j,采用节点3中转模式进行通信;
若否,则给出链路通信故障提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泰格微波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泰格微波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2152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