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装配式房屋建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20710.6 | 申请日: | 2018-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016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0 |
发明(设计)人: | 张新中;武宗良;唐克东;付艳锋;荆瑞丽;李雨阁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H1/02 | 分类号: | E04H1/02;E04B1/343;E04B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栈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70 | 代理人: | 刘亚娟 |
地址: | 45001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结构 建筑框架 承重梁 承重柱 加劲梁 装配式房屋 模板顶 模板墙 承重 顶盘 加劲 模块化建筑 安装模板 承重构件 顶部构件 方便运输 拆解 施工 游牧 组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房屋建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所述结构主要包括建筑框架、模板墙和模板顶;所述建筑框架包括承重底、承重柱、承重梁、加劲梁和加劲顶盘;承重底与承重梁通过承重柱连接,承重梁与加劲顶盘通过加劲梁连接,模板墙设置在承重柱之间,模板顶设置在加劲梁之间;所述方法包括:步骤一:搭建顶部构件;搭建承重构件;组建建筑框架;安装模板墙;本发明可以轻松拆解、方便运输、并能迅速重组起来的模块化建筑,更适合游牧人民的建筑结构,适合大量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房屋建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建筑是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总称,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生活需要,利用所掌握的物质技术手段,并运用一定的科学规律、风水理念和美学法则创造的人工环境。
中国各地的居住建筑,又称民居。居住建筑是最基本的建筑类型,是出现最早,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建筑群落。由于中国各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情况不同,各地民居也显现出多样化的面貌。
目前国内建筑的施工工艺基本上是基础、梁、柱、楼层板和屋面板等都是在建筑施工现场进行混凝土浇筑,墙体填充以粘土砖和各类砌块等传统类型为主。
中国各个地区的居住建筑也很多样,藏族典型民居“碉房”则用石块砌筑外墙,内部为木结构平顶;蒙古族通常居住于可移动的蒙古包内;现有技术中,还未出现适合游牧人民的建筑结构。
游牧指在草原上形成的一种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现代考古发掘逐渐证明,游牧诞生的时间不会早于公元前1000年。有史可查的最早的游牧人民是公元前8 世纪中叶,分布于阿尔泰山以东西徐亚人,被称为斯基泰人。
中国北方游牧民为了适应高寒干旱的气候条件,终年实施严格的集体游动放牧的畜牧业经营方式,这种生产生活方式基于保护稀缺的水资源和可持续轮换使用不同的草场形成的人类智慧和文明。
适合游牧人民的建筑结构应该是可以轻松拆解、方便运输、并能迅速重组起来的模块化建筑,仿佛游牧人民般能够随时移动。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经济成本低的装配式房屋建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装配式房屋建筑结构,主要包括建筑框架、模板墙和模板顶;所述建筑框架包括承重底、承重柱、承重梁、加劲梁和加劲顶盘;所述承重底为圆环状,承重底上设置有放置槽口一和固定孔一;所述承重柱有 6-12个,承重柱两端设置有插头,所述插头上贯穿设置有固定孔六;所述承重梁包括承重杆和连固头,所述承重杆上设置有放置滑槽,所述连固头上设置有锁头和锁孔一;所述加劲梁为圆环状,加劲梁上设置有放置槽口二、放置槽口三、固定孔三和固定孔四;所述加劲顶盘上设置有环槽和锁孔二;所述放置槽口一有 6-12个,放置槽口一均匀设置在承重底的上顶面内环处,所述固定孔一有6-12 个,固定孔一贯穿承重底侧面设置在放置槽口一上,所述承重柱下端的插头活动设置在放置槽口一内,固定孔一与承重柱下端的固定孔六位置对应,通过螺栓进行固定;所述放置槽口二有6-12个,放置槽口二均匀设置在加劲梁下底面内环处,所述承重柱上端的插头活动设置在放置槽口二内,所述放置槽口三设置有 6-12个,放置槽口三均匀设置在加劲梁上顶面外环处,所述固定孔三贯穿加劲梁侧面设置在放置槽口二内,所述固定孔四贯穿加劲梁侧面设置在放置槽口三内,固定孔三与承重柱上端的固定孔六位置对应,通过螺栓进行固定;所述承重梁有 6-12个,所述承重杆下端活动设置在放置槽口三内,固定孔四处设置螺栓进行卡紧,所述连固头设置在承重杆上端;所述放置滑槽有两个,分别设置在承重杆左右侧面靠上端位置;所述锁头设置在连固头顶端,所述锁孔一贯穿锁头设置在连固头侧面;所述环槽设置在加劲顶盘上侧面上,所述锁孔二有6-12个,锁孔二贯穿加劲顶盘均匀设置在环槽上,锁头活动设置在环槽内,锁孔二处设置螺栓进行卡紧;所述模板墙有5-11个,模板墙设置在两个承重柱上;所述模板顶为扇形,模板顶两侧边上设置有滑边;所述模板顶通过滑边、滑槽与承重梁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未经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207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生态城镇管控系统
- 下一篇:一种节能环保公交站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