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玻璃新型纤维材料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120689.X | 申请日: | 2018-0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951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 发明(设计)人: | 陈香球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三盟新能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3C25/54 | 分类号: | C03C25/54;C03C25/42;C03C25/47 |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智汇聚晨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409 | 代理人: | 张艳梅 |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纤维材料 玻璃 二氧化硅层 锑掺杂氧化锡 溶胶凝胶 氧化钙层 氧化铝层 涂覆层 导电 玻璃技术领域 导电性 耐磨性 玻璃纤维 二氧化硅 极限环境 耐高温性 使用性能 无机纤维 形变能力 玻璃面 耐磨层 拉丝 熔融 磨损 摩擦 运输 保证 开发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玻璃新型纤维材料,包括二氧化硅层,所述二氧化硅层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氧化铝层,并且氧化铝层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氧化钙层,所述氧化钙层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锑掺杂氧化锡导电溶胶凝胶涂覆层,并且锑掺杂氧化锡导电溶胶凝胶涂覆层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耐磨层,所述二氧化硅层由无机纤维和二氧化硅熔融拉丝而成,本发明涉及玻璃技术领域。该玻璃新型纤维材料,具备了很好的耐磨性,使玻璃在运输、使用过程中可以具有很好的防形变能力,不会因摩擦导致玻璃面磨损的问题,保证了玻璃面的完整,且具备了很好的导电性,可以在各种极限环境下使用,耐高温性好,有利于开发各种产品,改善玻璃纤维的使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玻璃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玻璃新型纤维材料。
背景技术
玻璃纤维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具有耐热性高、电绝缘性高、耐化学介质性能高、拉伸强度高、比重轻、延伸小、吸湿低、吸音等优异性能,能够替代钢、铝、木材、水泥、PVC等多种传统材料,其次原材料丰富,成本稳定及生产工艺成熟,促使其高性价比优势凸显。
我国原材料产量丰富,价格稳定。玻纤生产原料主要包括叶腊石、石英砂、石灰石、白云石、硼钙石、硼镁石等矿石原料,和硼酸、纯碱、浸润剂等化工原料。其中叶腊石是最主要的原材料,占所有原材料成本的50%以上,中国是叶腊石矿储量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占全球储量的30%左右。石英砂的矿产储量达到13.5亿吨。原材料供应量较大,价格变动较小,因此原材料成本相对稳定。
天然气价格维持低位,有效降低成本。由于矿石原料熔点较高,生产时需要保持炉窑内1600度的高温使原料熔化,耗用大量的天然气燃料、电力和蒸汽,其成本占据总成本的30%左右。因此能源价格的变化对玻纤生产成本会造成一定的影响,近年来天然气价格持续走低,为成本的缩减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上游主要资源的供应量充足,使得玻纤生产成本基本能够维持稳定。
玻璃纤维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种类繁多,优点是耐热性强、抗腐蚀性好,机械强度高,但缺点是性脆,耐磨性较差,它是以玻璃球或废旧玻璃为原料经高温熔制、拉丝、络纱、织布等工艺制造成的,其单丝的直径为几个微米到二十几个微米,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十分之一,每束纤维原丝都由数百根甚至上千根单丝组成,玻璃纤维通常用作复合材料中的增强材料,电绝缘材料和绝热保温材料,电路基板等国民经济各个领域。
玻璃纤维不仅是玻璃钢的增强材料,也是整个复合材料的最佳增强材料。据有关部门报道,目前,玻璃纤维占据复合材料所用增强纤维的98%左右。其余的2%增强纤维包括碳纤维、芳族聚酰胺纤维(即芳纶纤维)、天然纤维、玄武岩纤维及其它纤维。在玻璃钢的大多数应用领域中,玻璃纤维都占据主导地位。即使在被认为是碳纤维天下的航空航天领域,玻璃纤维也有大量应用。
随着科技的进步,玻纤在国民经济各工业部门中的应用日益广阔,现已遍及电子、电气、通讯、机械、冶金、化工、建筑、车船、航空、航天、航海、信息、环保、能源及遗传工程、微电子技术等高新技术领域。由于其性能优异,主要原料又是各种天然矿石,矿藏丰富,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所以具有广阔的发展前途。
玻璃纤维市场和复合材料市场均属于玻璃业中的一部分。多年来,该行业一直保持稳定的增长速度,在很大程度上,该行业一直呈现“供不应求”的特点。最近,对耐用、重量轻、无腐蚀产品需求日益增加,加速了玻璃纤维业的增长。
近年来,基础工业和高科技产业,诸如,建筑业、汽车业、航空航天业、电子业以及其它行业,对玻璃纤维的需求不断增加。尽管建筑业是对玻璃纤维需求最大的行业,但由于美国最近爆发了房产危机,一些生产型企业已将重点转移至其它行业。除此之外,预期全球对清洁能源及最新分级的基础设施的需求也会促进未来玻璃钢市场的增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三盟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三盟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2068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