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层楼房专用的复合式旋梯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120401.9 | 申请日: | 2018-0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143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 发明(设计)人: | 田晚秋;田浩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田浩宇 |
| 主分类号: | A62B1/20 | 分类号: | A62B1/20 |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阜阳市科颍专利事务所 34108 | 代理人: | 徐宝泉 |
| 地址: | 236800 安徽省亳州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旋梯 高层楼房 复合式 中心圆柱 滑行 固定型 专用的 复合 楼房 步行楼梯 高层住宅 上下垂直 突发事故 传统的 阶梯型 转动型 拥堵 疏散 住户 出行 运送 高峰 缓解 安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层楼房专用的复合式旋梯,它包括高层楼房、楼房的旋梯通道及复合式旋梯,复合式旋梯又分为固定型复合旋梯和转动型复合旋梯,固定型旋梯由中心圆柱、滑行旋梯及阶梯旋梯组成,在高层楼房的前侧设有上下垂直的旋梯通道,旋梯通道建在楼房的前中部,旋梯通道的中部设有中心圆柱,中心圆柱的外侧设有滑行旋梯,滑行旋梯的外侧设有阶梯旋梯,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独特,把传统的阶梯型步行楼梯与旋梯组合使用,缓解了高层住宅高峰出行拥堵的局面,并能在突发事故时迅速疏散运送人员逃离现场,保障住户的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层住宅的楼梯,尤其是一种高层楼房专用的复合式旋梯。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高层楼房已成为现代城市的主要房源,由于楼层的布局较高,进出楼层的电梯数量受限,不能满足多层楼房住户的需求,上班高峰时,排队等梯的现象经常出现。如遇火灾、地震等突发事故时,楼房住户的人群无法及时安全疏散,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隐患。
发明内容
因此,人们对能够快速进出上下楼层的旋梯存在极大的需求,至今为止,还没有发现关于本发明的有关报道,本发明人经过反复的研究设计,终于研究设计出高层楼房专用的复合式旋梯,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高层楼房专用的复合式旋梯,以解决高层住宅人员的出行问题,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本发明的方案包括高层楼房、楼房的旋梯通道及复合式旋梯,复合式旋梯又分为固定型复合旋梯和转动型复合旋梯,所述的高层楼房内设有旋梯通道,旋梯通道可建在楼房的前中部,或者全部都设在楼房内,已建的楼房还可将现行的楼梯拆除,利用旧址重建。
所述的固定型旋梯由中心圆柱、滑行旋梯及阶梯旋梯组成,其结构特点是在高层楼房的前侧设有上下垂直的旋梯通道,旋梯通道建在楼房的前中部,以楼房的前墙为中心,一半建在楼房内,另一半建在楼房的前侧,旋梯通道内设有旋梯间,旋梯通道的中部设有中心圆柱,中心圆柱的外侧设有滑行旋梯,滑行旋梯的外侧设有护栏,护栏的外侧设有步行上下楼层的阶梯旋梯,阶梯旋梯的外侧设有阶梯旋梯的入口,楼梯间的外侧设有进梯门,进梯门的里侧设有左右通道,滑行旋梯的里侧设有滑行旋梯入口,旋梯间的里侧设有电梯,护栏的上侧设有滑轨,滑轨上设有滑具入口,旋梯通道的顶端设有外圈梁,外圈梁的里侧设有内圈梁,内圈梁用于连接固定中心圆柱,外圈梁用于连接固定旋梯通道,内外圈梁的前后两端设有前后两根竖梁,前后两根竖梁分别由钢筋混凝土浇注固定在内外圈梁上,内外圈梁的左右两端设有左右两根横梁,左右两根横梁分别由钢筋混凝土浇涛固定在内外圈梁上,横梁、竖梁与圈梁组成一个整体的上固定支架,上固定支架连接固定在高层楼房的顶层上,与楼顶连接固定为一体,外圈梁圆周的下端设有四根垂直的外支撑梁,外支撑梁的上端分别依次连接固定在外圈梁与横竖梁的交叉部位上,内圈梁圆周的下端设有四根垂直的内支撑梁,内支撑梁的上端分别依次连接固定在内圈梁与横梁的交叉部位上,在每层滑行旋梯与阶梯旋梯中部的连接处设有护栏,护栏的周边上设有滑行旋梯的入口,另在上固定支架的下端,另将前后两根竖梁与左右两根横梁分别由前后左右四个方向,依次从上到下按照每层的高低顺序,依次前后左右相对均等的连接固定在内外圈梁上,以连接加固旋梯的强度和支撑铺设的阶梯楼梯和滑行旋梯的重量。
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独特,把传统的阶梯型步行楼梯与旋梯组合使用,缓解了高层住宅高峰出行拥堵的局面,并能在突发事故时迅速疏散运送人员逃离现场,保障住户的安全。
下面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固定型复合旋梯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固定型复合旋梯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固定型复合旋梯滑轨入口示意图;
图4为固定型复合旋梯的顶层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转动型复合旋梯侧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田浩宇,未经田浩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204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