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视频传输切换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120122.2 | 申请日: | 2018-0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956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 发明(设计)人: | 陈信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宏正自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N5/268 | 分类号: | H04N5/268 |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1234 | 代理人: | 宋义兴;张立晶 |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视频 传输 切换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视频传输切换装置。视频传输切换装置耦接在来源装置与多个显示装置之间。视频传输切换装置包含控制器、USB Type‑C界面、多个视频输出界面及切换模块。控制器透过USB Type‑C界面耦接来源装置。USB Type‑C界面至少包含一特定通道。控制器透过该些视频输出界面分别耦接该些显示装置。切换模块耦接特定通道并分别耦接至该些视频输出界面。切换模块侦测该些显示装置的特定信号并据以控制特定通道重新进行沟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与视频传输有关,尤其是关于一种视频传输切换装置。
背景技术
USB Type-C,又称USB-C,是一种通用序列汇流排(Universal Serial Bus,USB)的硬件界面形式。在外观上,其上下端完全一致,因此使用者不需再区分USB的正反面,两个方向都能插入。而与现有的USB规格相比,除了数据传输的速度更快之外,更支援DisplayPort,可外接高画质荧幕与音质喇叭,以输出高品质的影音。由于仅使用单一USBType-C缆线即能传输数据与影音,且传输速度及品质也优于现有的规格,因此业界正极力开发USB Type-C的相关应用。
然而,当USB Type-C应用于视频传输切换装置时,存在着相容性的问题。一般来说,视频传输切换装置是分别耦接视频来源装置(例如电脑或影音播放器)与显示器。由于相容性的限制,导致使用者需依照顺序先将显示器耦接至视频传输切换装置后,再将视频来源装置(电脑或影音播放器)耦接至视频传输切换装置,才能够顺利运作。反之,则无法正常运作。此一相容性的问题造成使用者在实际操作上的诸多限制与不便。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视频传输切换装置,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所遭遇到的上述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为一种视频传输切换装置。于此实施例中,视频传输切换装置耦接于来源装置与多个显示装置之间。视频传输切换装置包含控制器、USB Type-C界面、多个视频输出界面及切换模块。控制器透过USB Type-C界面耦接来源装置,其中USBType-C界面至少包含一特定通道。控制器透过该些视频输出界面分别耦接该些显示装置。切换模块是耦接特定通道并分别耦接至该些视频输出界面。其中,切换模块是侦测该些显示装置的特定信号,并据以控制特定通道重新进行沟通。
于一实施例中,当切换模块侦测到至少一该些特定信号时,切换模块对特定通道进行电位上的变化,以控制特定通道重新进行沟通。
于一实施例中,切换模块对特定通道进行的电位上的变化是先由第一电位变为第二电位后,再由第二电位变回第一电位,且第二电位不同于第一电位。
于一实施例中,切换模块包含控制单元及开关单元。控制单元分别耦接至该些视频输出界面,当控制单元侦测到来自该些显示装置的至少一该些特定信号时,控制单元据以产生控制信号。开关单元耦接在控制单元与特定通道之间,用以根据控制信号控制特定通道重新进行USB Type-C界面与控制器之间的沟通。
于一实施例中,切换模块是与控制器彼此整合。
于一实施例中,特定通道为配置通道(Configuration Channel,CC)。
于一实施例中,特定通道为边带使用(Side Band Use,SBU)通道。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例亦为一种视频传输切换装置。于此实施例中,视频传输切换装置耦接在多个来源装置与显示装置之间。视频传输切换装置包含控制器、多个USB Type-C界面、视频输出界面及切换模块。控制器透过该些USB Type-C界面分别耦接该些来源装置,其中每一USB Type-C界面至少包含一特定通道。控制器透过视频输出界面耦接显示装置。切换模块分别耦接该些特定通道并耦接至视频输出界面。其中,切换模块侦测视频输出界面的特定信号,并据以控制该些特定通道重新进行沟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宏正自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宏正自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201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