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心电信号的无气囊血压检测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19321.1 | 申请日: | 2018-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526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0 |
发明(设计)人: | 王新安;李冉;刘彦伶;赵天夏;李秋平;陈红英;何春舅;马浩;孙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
主分类号: | A61B5/021 | 分类号: | A61B5/021 |
代理公司: | 深圳鼎合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81 | 代理人: | 郭燕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电信号 气囊 血压 检测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心电信号的无气囊血压检测方法及系统。本发明通过获取心电信号,及获取对应心电信号的pRRx序列,通过对pRRx序列进行线性分析和/或非线性分析,得到相应特征指标,将计算得到的特征指标和对应的血压值作为输入和标签,进行机器学习,训练得到心电信号的特征指标与血压值对应关系的模型函数;当要检测某个时间点的血压值,通过获取该时间点之前的心电信号,计算并根据心电信号的特征指标,通过所述模型函数,得到该时间点的血压值。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无创、无气囊采集心电信号作为源信号,成本低、安全有效、易于连续测量操作、用户体验好,而且本方法的血压检测过程计算量较小,算法复杂程度低,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气囊血压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心电信号的无气囊血压检测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血压(Blood Pressure,BP)作为人体一个重要生理参数,是人体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判断依据。血压测量方法分为直接测量法和间接测量法两种。
直接测量为测量系统直接与血液接触的测量,因其损伤皮肤和血管又被称为损伤性测量。
间接测量法,也称非损伤性测量,又可细分为间歇式测量法和连续式测量法。间歇式气囊测量法已经历了100多年的历史,所测血压基本接近主动脉内压力(动脉张力法),是临床诊断过程中最常用、最普遍的检查方法,同时,因气囊对肌肉和血管有较大的挤压力,该方法无法扩展应用到连续测量。
在无创连续血压测量方法中,主要包括:动脉张力法与容积补偿法。其中,动脉张力法长时间测量血压时要保持传感器测量位置相对固定较为困难,容积补偿法长时间测量会导致静脉充血,给被检测者带来不舒适感甚至压痛感,且测量装置较为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常用的气囊间接测量血压方法,因气囊对肌肉和血管有较大的挤压力,无法扩展应用到连续测量,现有间接无创连续血压检测方法也存在操作困难、用户体验差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新的间接血压测量方法,即:一种基于心电信号的无气囊血压检测方法,包括:获取心电信号;根据所述心电信号,计算对应血压值。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基于心电信号的无气囊血压检测系统,包括:心电信号采集装置,用于采集待检测者的心电信号;处理器,用于执行如上所述的方法。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基于心电信号的无气囊血压检测产品,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处理器,用于通过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程序以实现如上所述的方法。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程序,所述程序能够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上所述的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基于心电信号的无气囊血压检测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无创、无气囊采集心电信号作为源信号,成本低、安全有效、易于连续测量操作、用户体验好,而且本方法的血压检测过程计算量较小,算法复杂程度低,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基于心电信号的无气囊血压检测方法流程图;
图2为一种心电信号的特征指标与血压值对应关系的模型函数建立方法流程图;
图3为一种基于心电信号的无气囊血压检测系统示意图;
图4为一种基于心电信号的无气囊血压检测产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未经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193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段式计算血压的方法
- 下一篇:基于单路PPG信号的实时血压监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