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弃流雨水收集过滤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19174.8 | 申请日: | 2018-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120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张延年;杨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E03F5/04 | 分类号: | E03F5/04;E03F5/10;E03F5/14 |
代理公司: | 沈阳之华益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21218 | 代理人: | 黄英华 |
地址: | 110168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雨水收集 空口 过滤装置 雨水 控制腔 粗砂 集水 清淤 淤泥 初级过滤腔 粗砂过滤层 水生态修复 细砂过滤层 雨水落水管 雨水收集口 初期雨水 滑动活塞 活塞滑道 活性炭芯 有效解决 雨水净化 雨水弃流 重大意义 自动操作 净化 油层 放水嘴 过滤层 过滤网 进水口 控制孔 连接杆 漂浮球 再利用 阻隔层 细砂 漏斗 过滤 全程 排放 加工 治理 | ||
本发明属于雨水再利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弃流雨水收集过滤装置。包括雨水收集进水口、雨水初级过滤腔、雨水净化腔、雨水收集腔、弃流集水控制腔、初期雨水自动控制漏斗、雨水落水管、活塞滑道、滑动活塞、连接杆、漂浮球、粗砂过滤层、粗砂阻隔层、细砂过滤层、淤泥过滤网、粗砂清空口、细砂清空口、淤泥清空口、雨水放水嘴、雨水收集口、活性炭芯过滤层、除油层和弃流集水控制腔控制孔。本发明构造简单、体积较小、加工简便,造价低,只靠装置本身就能实现全程雨水收集和弃流自动操作,实现了收集、清淤、过滤、净化和排放的自动控制,能够有效解决目前雨水弃流收集、净化、清淤治理等问题,对实现水生态修复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雨水再利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弃流雨水收集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滤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污染物堆积,使得路面雨水中持有大量的污染物,在一些路面径流的研究表明,初期30%雨水径流中的污染负荷占整场降雨污染的 70%,因此,初期雨水的截留与处理可有效控制径流带来的水体污染。目前,对于雨水污染处理也有着不同的措施,有的是将雨水直接收集起来再利用,有的是将初期雨水直接引入污水处理厂,忽略了污水处理厂除污容量有限,多余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自然水体。因此,有必要对前期雨水进行弃流处理,研制能够弥补这些方面不足的雨水弃流收集与截污治理系统,将降雨初期雨水分流至污水管道,降雨后期污染程度较轻的雨水经过预处理截留水中的沙粒、碎石等颗粒杂质以及大量污染物,多次过滤、净化,就可以达到回收利用的标准,并用净化、过滤后的雨水涵养草坪,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现有技术中的一些弃流装置有很多缺点,如设计的容积过大或设计的容积过小,一些装置采取手动操作控制,有时容易失效,有的构造设计比较复杂,有的成本过高,而且初期雨水停留时间过长,沙粒、碎石等颗粒杂质以及大量污染物易沉淀,极易造成装置堵塞,不利于装置的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弃流雨水收集过滤装置,能够有效解决目前雨水弃流收集、净化、清淤治理等问题,实现了收集、清淤、过滤、净化和排放的自动控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自动弃流雨水收集过滤装置,包括雨水收集进水口(1)、雨水初级过滤腔(2)、雨水净化腔(3)、雨水收集腔(4)、弃流集水控制腔(5)、初期雨水自动控制漏斗(6)、雨水落水管(7)、活塞滑道(8)、滑动活塞(9)、连接杆(10)、漂浮球(11)、粗砂过滤层(12)、粗砂阻隔层(13)、细砂过滤层(14)、淤泥过滤网(15)、粗砂清空口(16)、细砂清空口(17)、淤泥清空口(18)、雨水放水嘴(19)、雨水收集口(20)、活性炭芯过滤层(21)、除油层(22)和弃流集水控制腔控制孔(2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建筑大学,未经沈阳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1917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区道路收水井加固方法
- 下一篇:一种排水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