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泡沫混凝土废料的发泡水泥保温板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18573.2 | 申请日: | 2018-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951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薛力梨;李嘉;倪骁慧;刘红飞;江海斌;门小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学院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C04B18/16;C04B38/10 |
代理公司: | 嘉兴海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1 | 代理人: | 郑文涛 |
地址: | 314001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泡沫 混凝土 废料 发泡 水泥 保温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泡沫混凝土废料的发泡水泥保温板。发泡水泥保温板由如下各个成分按重量份组成:普通硅酸盐水泥70~80份、粉煤灰20~30份、发泡剂0.5~1份、泡沫混凝土6~24份、水55~60份,以及减水剂1~1.5份。本发明将废弃的泡沫混凝土经过破碎、筛分分级后成为不同颗粒大小的人工轻骨料,掺入泡沫混凝土胚体制成自保温板。本发明采用固体废弃物,成本低廉,变废弃物为有效资源并循环利用,且生产过程节能环保,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丰富节能保温墙体材料种类,提高无机轻质材料的绿色度。本发明制得的发泡水泥保温板的导热系数在0.06~0.10w/m·k,抗压强度均达到1Mpa以上,体积密度在490~640kg/m3,体积吸水率15~2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保温材料,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废弃泡沫混凝土的水泥基发泡保温板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泡沫混凝土废的胚体、废板和切割边角料尺寸从几毫米至几百毫米不等,强度较低,强度一般小于0.5MPa,难以直接作为建筑材料,泡沫混凝土板产品原料含有胶凝材料(水泥)、掺合料、纤维、外加剂、化学发泡剂等,废料中除含有水泥水化产物和未水化的水泥、纤维被包裹在水泥水化产物之中,尽管这些材料价值较高,但因缺少有效的分离技术,目前极少有废弃泡沫混凝土再利用研究。有研究显示:将粉碎后的废料经过煅烧粉磨,制备得到可再次水化的再生胶凝材料。在矿渣碱激发的体系下用此再生材料制备泡沫混凝土。试验结果表明,煅烧温度设置在650℃附近时可得到再生胶凝材料并替代水泥组分制备泡沫混凝土,成品密度为600kg/m3,28d抗压强度为4.3MPa,导热系数为0.155W/(m·K)。但是这个过程中还是需要高温煅烧,能耗高。目前,这些废料主要被当作建筑垃圾填埋处理。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泡沫混凝土边角料回收处理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基于泡沫混凝土废料的发泡水泥保温板,对泡沫混凝土板废料进行资源化处理利用,提高无机轻质材料的绿色度。泡沫混凝土保温板是轻质材料,其废料疏松多孔,强度较低,虽然不能直接用来生产建材,但经过加工处理后可以作为其他轻质建材的辅助成分,可改善轻质建材的性能,降低成本。泡沫混凝土保温板废料经过破碎、筛分分级后成为不同颗粒大小的人工轻骨料,将这些人工轻骨料用于制造轻质建材是一种新的解决方式。将废弃泡沫混凝土板加工成不同颗粒大小的人工轻骨料以适当比例掺入泡沫混凝土胚体制作自保温板,不仅节能、环保,而且实现了废弃物高附加值的利用,提高了无机轻质材料的绿色度,对于循环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工程实践意义。该保温板采用大量的固体废弃物、价格低廉,有助于推动建筑节能发展,是一种广义的节能减排。
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泡沫混凝土废料的发泡水泥保温板,由如下各个成分按重量份组成:
普通硅酸盐水泥70~80份、粉煤灰20~30份、发泡剂0.5~1份、泡沫混凝土6~24份、水55~60份,以及减水剂1~1.5份
发泡剂为含有稳泡剂的双组分物理发泡剂,如:北京亚设建材科技有限公司的YS一15型水泥发泡剂。
泡沫混凝土为废弃的泡沫混凝土边角料,颗粒粒径为5mm~20mm。
减水剂为聚羧酸类减水剂。
所使用的水的总量,80~90%用于发泡剂中,剩下的10~20%用于减水剂。
一种基于泡沫混凝土废料的发泡水泥保温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重量比,将普通硅酸盐水泥70~80份、粉煤灰20~30份依次加入到行星式水泥胶砂搅拌机中,搅拌6-10秒;
2)将废弃的泡沫混凝土,破碎成粒径为5mm~20mm的轻骨料,再置于水中浸泡1h,拿出来擦干表面水分,得到预湿泡沫混凝土轻骨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学院,未经嘉兴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185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