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力发电侧市场化电量结算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118229.3 | 申请日: | 2018-02-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806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3 | 
| 发明(设计)人: | 黄远明;曾智健;姚星安;杨威;吴敬慧;周睿;段秦刚;厉韧;谭伟聪;朱文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力交易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Q30/02 | 分类号: | G06Q30/02;G06Q50/06 |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丽明 | 
| 地址: | 510062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量 结算 电力发电 发电企业 基数 电力技术领域 电费结算 服务社会 结算结果 多维度 用电量 考核 发电量 修正 发电 绿化 环保 | ||
1.一种电力发电侧市场化电量结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基础数据输入:由用户输入或导入基础数据,包括计算数据、计算月份及结算方案;
S2:计算基础电量及基础电费:所述基础电量为发电企业实际结算基数电量,所述基础电费为基础电量的电费;
S3:计算合约电量及合约电费:所述合约电量为发电企业实际市场电量,所述合约电费为合约电量的市场电费;
S4:计算发电权电量及发电权电费:所述发电权电量为电厂间发电权按基数转让和长协转让之和,所述发电权电费为发电权电量的电费;
S5:计算偏差电量及均摊电费:所述偏差电量为全部市场用户实际总用电量与总市场合约电量的偏差和发电企业结算上网电量与应结电量的差值;所述均摊电费为根据偏差电量和各机组的偏差结算价格,按个机组实际上网电量进行分摊的各个机组的均摊电费;
S6:计算考核电量及考核电费:所述考核电量为发电企业由于自身原因造成全厂等效非计划停运超过5天而产生的负偏差电量,所述考核电费为非计划停运考核的电费;
S7:计算环保电量及环保电费:所述环保电量为发电企业结算上网电量减去发电权电量,所述环保电费为环保电量的电费;
S8:累加各项电费:将步骤S2-S7计算得的各项电费进行累加,得到发电企业的最终电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发电侧市场化电量结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S7可由不同模块分开执行或由一个模块按步骤执行,分开执行时模块之间能进行数据传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力发电侧市场化电量结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所述基础电量的计算步骤如下:
S21-1:计算全部B类机组月度实际总基数电量:
Q总基数实际=Q总上网–(Q总市场实际–Q省外市场)-Q停机
其中,Q总上网为全部B类机组月度总上网电量,Q总市场实际为所有参与市场交易的用户月度实际总用电量,Q省外市场为富余水电机组月度市场电量,Q停机为全部B类关停机组发电权交易基数成交电量;
S21-2:计算B类机组月度基数电量进度:
β基数=(Q总基数实际/(Q总基数计划–Q停机))
其中,Q总基数计划为B类机组总基数计划电量。
S21-3:计算发电企业实际结算基数电量:
Q基数实际=Q基数计划×β基数
其中,Q基数计划为发电企业月度计划基数电量;
步骤S2所述基础电费计算方式为Q基数实际×P基数,其中P基数为政府核定上网电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力发电侧市场化电量结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所述的合约电量计算方法为:Q市场合约=Q长协+Q竞价,其中Q长协为发电企业双边协商交易电量,Q竞价为集中竞价交易电量;
步骤S3所述合约电费的计算方法为:Q长协×P长协+Q竞价×P竞价,其中P长协为发电企业与第n个大用户或售电公司签订的长协价差与政府核定上网电价之和,P竞价为月度集中竞争交易成交价差与发电企业政府核定上网电价之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力交易中心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广东电力交易中心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1822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