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拟基础纵-横向非线性支承刚度的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17710.0 | 申请日: | 2018-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146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章敏;张大伟;李子阳;牛晓波;苏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E02D33/00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任林芳 |
地址: | 030024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拟 基础 横向 非线性 支承 刚度 试验装置 | ||
1.一种模拟基础纵-横向非线性支承刚度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顶端开口的内筒(10)和外筒(20)、扭转非线性支承模块、横向非线性支承模块以及纵向非线性支承模块;
所述内筒(10)套设在所述外筒(20)内,且能在所述外筒(20)内纵向运动;
所述扭转非线性支承模块包括托盘(31)、齿轮(32)、第一横向滑槽(33)、套盒(34)、第一横向滑块(35)和齿杆(36);
所述托盘(31)滚动设置在所述内筒(10)内,用于固定上部结构立柱(100);
所述齿轮(32)固定套设在所述托盘(31)上;
所述第一横向滑槽(33)的数量为两个,以所述上部结构立柱(100)的中心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在所述内筒(10)内且开口朝向上部结构立柱(100);
所述套盒(34)靠近上部结构立柱(100)的侧面和远离上部结构立柱(100)的侧面具有贯通口,两个所述套盒(34)通过连杆(37)连接,滑动设置在同一个所述第一横向滑槽(33)内;
两个所述第一横向滑块(35)的曲面相对设置,通过弹簧(60)与套盒(34)内壁连接,且所述第一横向滑块(35)从套盒(34)远离上部结构立柱(100)的侧面上的贯通口伸出与所述第一横向滑槽(33)接触;
所述齿杆(36)通过杆体上的锯齿部与所述齿轮(32)啮合,两端从套盒(34)靠近上部结构立柱(100)的侧面上的贯通口伸入所述套盒(34)内且设置有用于挤压所述第一横向滑块(35)的半球体捣头;
所述横向非线性支承模块包括纵向滑槽、纵向滑块(41)、分离箱(42)和横向加载杆(43);
所述纵向滑槽以所述上部结构立柱(100)的中心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在所述内筒(10)内且开口朝向上部结构立柱(100);
两个所述纵向滑块(41)的曲面相对设置,通过弹簧(60)与纵向滑槽内壁连接;
所述分离箱(42)套设在所述上部结构立柱(100)上;
所述横向加载杆(43)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分离箱(42)上,第二端设置有用于挤压所述纵向滑块(41)的半球体捣头;
所述纵向非线性支承模块包括第二横向滑槽、第二横向滑块(51)和纵向加载杆(52);
所述第二横向滑槽设置在所述外筒(20)内,开口朝向所述内筒(10)的底部;
两个所述第二横向滑块(51)的曲面相对设置,通过弹簧(60)与第二横向滑槽内壁连接;
所述纵向加载杆(52)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内筒(10)的底部,第二端设置用于挤压所述第二横向滑块(51)的半球体捣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基础纵-横向非线性支承刚度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31)的底面设置有向下凸出的环形隔档层;
所述环形隔档层和内筒(10)底部围合的空间内设置有滚珠(3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拟基础纵-横向非线性支承刚度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31)的顶面设置有向外突出的用于与所述齿轮(32)连接的环形安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模拟基础纵-横向非线性支承刚度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向滑槽(33)和套盒(34)均为矩形盒体;
所述套盒(34)与第一横向滑槽(33)内壁接触的侧面、所述第一横向滑块(35)与套盒(34)内壁接触的侧面以及所述第一横向滑块(35)伸出套盒(34)与第一横向滑槽(33)内壁接触的侧面均设置有滑轮(71);
所述第一横向滑槽(33)的内壁和所述套盒(34)的内壁上均设置有与所述滑轮(71)配合的滑道(7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拟基础纵-横向非线性支承刚度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滑槽由设置在所述内筒(10)内的第一挡板(44)、内筒(10)底部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挡板(44)和内筒(10)底部之间的内筒(10)侧壁围合而成;
设置在所述纵向滑槽内的弹簧(60)包括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挡板(44)和纵向滑块(41)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内筒(10)的底部和纵向滑块(41)连接;
所述纵向滑块(41)朝向所述内筒(10)侧壁的侧面设置有滑轮(7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1771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