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稀土瓷砂对非强碱溶液的防垢、除垢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17653.6 | 申请日: | 2018-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980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左敏;杨进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孝感广盐华源制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19/00 | 分类号: | F28F19/00;F28G13/00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1 | 代理人: | 黄君军 |
地址: | 432499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稀土瓷砂 除垢 防垢 非强碱 换热溶液 列管换热器 污染溶液 物理方式 在线防垢 流动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列管换热器的防垢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利用稀土瓷砂对非强碱溶液的防垢、除垢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稀土瓷砂注入待换热溶液中,且随待换热溶液流动并混合。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稀土瓷砂在对非强碱溶液防垢、除垢方面的应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物理方式实现在线防垢、除垢,可反复使用,且不会污染溶液和环境。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列管换热器的防垢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利用稀土瓷 砂对非强碱溶液的防垢、除垢方法。
背景技术
列管换热器普遍应用于化工、轻工行业工业生产中,一般都遵循清洁 流体走壳程,不清洁流体走管程的原则,目的是便于清洗管程垢层。化工、 轻工生产的换热过程中,循环母液的布置属于前述走管程的原则。
循环母液中一般都含有少量固相成分,固相成分由于结晶过饱和很小, 温度发生变化时,很快就从母液中结晶析出,由于结晶析出过程快,溶液 中可供过饱和度释放结晶形成的载体少,主要在换热管内壁上附着,形成 管内壁的垢层。初期形成的水垢比较松软,但随着垢层的生成,传热条件 恶化,水垢中的结晶水逐渐失去,垢层即变硬,并牢固地附着于换热管内 壁上。随着垢层厚度逐渐增长,换热器传热系数逐渐变低,传热效果越来 越差,严重时被迫停车清洗。
现有的防垢、除垢方式,如主要有:高压水喷射清垢、除垢剂除垢和 阻垢剂阻止干扰结垢。高压水喷射清垢必须停机操作,并且效果最差。除 垢剂一般为化学品,例如:氢氟酸,其对硅酸盐垢效果最好,但氢氟酸有 剧毒,目前只能用于工业上钢铁厂的不锈钢清洗,不能用于医药、食品、 盐行业;草酸,有毒,不能用于医药、食品、盐行业;柠檬酸,其遇除锈会生成柠檬酸铁沉淀,生成新的垢层;磷酸,有刺激性,不能用于医药、 食品、盐行业。化学清洗存在使用量难以控制,残留会造成污染的缺陷, 并且需要停车除垢,导致生产中断。阻垢剂是半物理半化学的除垢方式, 其原理是通过分散水中的难溶性无机盐、阻止或干扰难溶性无机盐在金属 表面的沉淀、结垢,但阻垢剂多为有机磷系列、聚聚羧等高聚物等,均为化学药品,适用范围较窄,并仍然存在污染原料及环境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出一种利用稀土瓷砂对非强 碱溶液的防垢、除垢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缺乏除垢效果好,又不会带来 污染的除垢方式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利用稀土瓷砂对非 强碱溶液的防垢、除垢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稀土瓷砂注入待换热溶液 中,且随待换热溶液流动并混合。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稀土瓷砂在对非强碱溶液防垢、除垢方 面的应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包括:通过物理方式实现在线防 垢、除垢,可反复使用,且不会污染溶液和环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 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 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稀土瓷砂对非强碱溶液的防垢、除垢方法,包 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稀土瓷砂注入待换热溶液中,且随待换热溶液流动并混合; 可优选直径约1mm左右的稀土瓷砂,一般0.5~1.5mm,另外,稀土瓷砂的 注入量可控制在占热循环器总容积的5%~10%体积比,即所述稀土瓷砂与 待换热溶液的体积比为1:9~19;
步骤2、滤出换热后溶液中的稀土瓷砂;或,导出换热后的溶液,将稀 土瓷砂留在热循环器中,
步骤3、重复步骤1和步骤2,热循环器中的稀土瓷砂与新注入的另一 批待换热溶液混合;稀土瓷砂一经加入,即在热循环器内部循环,不需再 补充;
其中,所述待换热溶液是非强碱性溶液,即不会与稀土瓷砂发生反应 的所有碱类、盐类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孝感广盐华源制盐有限公司,未经孝感广盐华源制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176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热釜式蒸发器管束固定结构
- 下一篇:一种性能优良的弱爆炸吹灰套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