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时段统计分析的污染物溯源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17423.X | 申请日: | 2018-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898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陈援非;周丹丹;孟筠旺;孙亚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宁中科云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5/06 | 分类号: | G01N15/06;G01N33/00;G08C17/02;H04L29/08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周仕芳;卢登涛 |
地址: | 272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时段 统计分析 污染物 溯源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时段统计分析的污染物溯源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网络、云端服务器,所述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包括监测数据通讯单元,云端服务器包括溯源计算单元、可视化单元,监测数据通讯单元嵌入于大气监测微站,溯源计算单元分别与数据通讯单元和可视化单元相连。基于时段统计分析的污染物溯源系统及方法,可以基于低成本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实现区域颗粒物通道传输的定性和定量分析,能够有效解决研判颗粒物传送通道的时效性问题,方法简易,可针对性分析各上升时段颗粒物传送通道可能性,为颗粒物研判防治提供了实时有力的数据支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境空气质量源解析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时段统计分析的污染物溯源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污染源解析技术有助于分析污染物来源及通道传输情况,在污染物(特别是颗粒物)防治中提高了科学性和针对性,对决策预判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当前大气污染的源解析技术主要包括源排放清单、以污染源为对象的扩散模型和以污染区域为对象的受体模型等三类方法,为了提高其解析结果的可靠性,一般采用多种源解析方法相互印证,目前集成受体模型以及混合受体和空气质量模型的解析方法正成为大气污染源解析的发展方向。
当前的源解析技术依赖于大量的基础工作,比如排放清单法需要统计颗粒物排放总量及各区域、各行业、各类颗粒物排放量,CMB模型需要不断更新源成分谱等,使得源解析方法并未对当前网格化环境治理产生重要作用,特别是其方法的时效性,严重限制了对颗粒物传送通道的预判及防治。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基于时段统计分析的污染物溯源系统及方法,能够有效解决研判颗粒物传送通道的时效性问题。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基于时段统计分析的污染物溯源系统,包括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网络、云端服务器,所述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包括监测数据通讯单元,云端服务器包括溯源计算单元、可视化单元,监测数据通讯单元嵌入于大气监测微站,溯源计算单元分别与数据通讯单元和可视化单元相连;
所述城市空气质量在线监测网络包括城市范围内各个监测微站,监测微站包括控制模块、传感器模块、无线传输模块、电源模块、存储模块,控制模块分别与传感器模块、无线传输模块、电源模块、存储模块相连;
控制模块,获取传感器模块数据并存储和传输;传感器模块,用于检测空气中各污染物浓度;无线传输模块,用于将各监测微站数据传送至监控终端,且传输频率可调;电源模块,转化太阳能并存储于蓄电池,用以对控制模块供电,且可在太阳能供电和市电之间任意切换;
溯源计算单元,用于实时处理监测数据,运行预警算法,确定预警设备和区域;所述可视化单元,以污染云图和趋势图相结合颗粒物通道传输情况,给出定量和定性的分析结果。
所述传感器模块包括PM10传感器、PM2.5传感器、SO2传感器、NO2传感器、CO传感器、O3传感器:
PM10传感器,用于检测空气中PM10颗粒浓度;
PM2.5传感器,用于检测空气中PM2.5颗粒浓度;
SO2传感器,用于检测空气中SO2气体浓度;
NO2传感器,用于检测空气中NO2气体浓度;
CO传感器,用于检测空气中CO气体浓度;
O3传感器,用于检测空气中O3气体浓度。
基于时段统计分析的污染物溯源方法,基于上述基于时段统计分析的污染物溯源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宁中科云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济宁中科云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1742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