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跨平台无线投屏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16649.8 | 申请日: | 2018-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911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吴刚;王振中;张光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必捷网络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21/4363 | 分类号: | H04N21/4363;H04N21/643;H04W76/11;H04W76/40;H04L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澄***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跨平台 发射端 接收端 屏幕 发射设备 发现阶段 接收设备 结束阶段 镜像信息 媒体传输 通过设备 通讯协议 网络传输 移植性 投射 局域网 场景 网络 统一 | ||
本发明是一种跨平台无线投屏方法,该方法分别定义发射设备画面的发射端和接收设备画面的接收端,所述发射端和接收端接入统一的网络中并且相互之间通过相应的通讯协议连接,并且通过设备发现阶段、投屏发起阶段、媒体传输阶段和投屏结束阶段,在局域网内通过网络传输的方式进行屏幕的镜像信息分享。本发明可以在不同平台之间实现屏幕的投射,并且移植性、通用性和跨平台性更好,场景适应性更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终端互联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跨平台无线投屏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终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都在使用电脑,手机、平板进行办公,娱乐,学习,终端中的桌面镜像与他人分享展示在娱乐,办公,直播等场景有巨大的作用。由于人们生活与网络的连接越来越密切,装置之间需要彼此连接、交换内容的机会越来越多。传统的使用采用VGA/HDMI/DVI等物理连线的方式显然无法满足移动性,便捷性的要求。
近年来WIFI 联盟推出Miracast协议,以使多媒体设备之间建立和维持一个基于WIFI的连接,并且利用这个连接推进视频和音频在目标设备的呈现播放;苹果公司推出了Airplay协议,它可以将ipad,iphone设备的桌面画面分享到Airplay接收端。
Miracast协议和Airplay协议的推出极大的方便了屏幕分享,但都有所限制。当前市场上Miracast设备在稳定性和兼容性方面有所欠缺,各个厂商的实现也多有差异,而且当前市面上的Miracast设备不支持多路投射,当前Miracast发射端主要是Android 4.2以上的手机或者ipad,以及windows8以上的PC,网卡必须支持wifip2p;Airplay协议则具有封闭性,是苹果公司未公开的协议,使得其应用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其本身也不支持多路投屏。而且不同平台的设备之前无法相互投射画面。
本发明提出一种跨平台终端间通过网络连接并进行屏幕分享的方法,通过该方法用户可以进行多人会议,多人游戏,多人协同办公,文件共享,时延短,性能稳定,清晰度高。并且很容易移植到其他的嵌入式平台机器上。可以在ios,android,windows,linux等主流系统上实现互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跨平台无线投屏方法。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跨平台无线投屏方法,该方法分别定义发射设备画面的发射端和接收设备画面的接收端,所述发射端和接收端接入统一的网络中并且相互之间通过相应的通讯协议连接,其中,该方法包括以下阶段步骤:
步骤1)设备发现阶段,发射端自动搜索网络中的接收端,获取接收端的响应信息,并以列表方式维护和显示所有响应的接收端;
步骤2)投屏发起阶段,发射端选定接收端列表中的若干接收端作为投屏对象,发射端发射画面投屏请求消息至选定的接收端,接收端判断是否允许接入,若允许接入,则完成媒体端口的协商,开始下一阶段步骤的媒体传输阶段,若不允许接入,则提示用户投屏失败;
步骤3)媒体传输阶段,发射端和接收端进入媒体数据采集、传输和呈现的过程,发射端抓取设备画面并编码后发送至接收端,接收端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解码播放,重复上述媒体数据采集、传输和呈现的过程,直至结束进入下一阶段步骤;
步骤4)投屏结束阶段,由发射端或接收端作为发起方,发送投屏结束消息给另一方,另一方接收后回复投屏结束确认消息给发起方,投屏结束,发射端和接收端回收端口资源。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设备发现阶段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1)发射端和接收端正常运行后,接收端持续监听一个约定好的端口K;
步骤1.2)发射端定期发送探测广播discovery消息到网络中,其目的端口为所述端口K;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必捷网络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必捷网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166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截屏方法、系统及机顶盒
- 下一篇:音量调整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