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局部麻醉的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16620.X | 申请日: | 2018-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099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刘大为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9/70 | 分类号: | A61K9/70;A61K47/32;A61K47/38;A61M19/00;A61P23/02;A61K9/50;A61K47/3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李欧 |
地址: | 40216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纤维膜 局部麻醉 麻醉 导热 功能复合层 羧基化改性 静电纺丝 皮肤表面 纤维薄膜 制备 麻醉剂 乙烯基己内酰胺 乙基纤维素 复合纺丝 石墨烯层 污染被褥 医学麻醉 直接贴合 纺丝液 石墨烯 有效地 乳膏 失活 药囊 涂抹 衣物 中药 | ||
本发明涉及医学麻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局部麻醉的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该纤维膜包括导热表层和功能复合层,所述导热表层为羧基化改性石墨烯层,所述功能复合层是聚N‑乙烯基己内酰胺和乙基纤维素混合静电纺丝形成的纤维薄膜,所述纤维薄膜上负载有用于麻醉的药囊微粒。本发明的纤维膜是将羧基化改性石墨烯纺丝液、复合纺丝液先后进行静电纺丝形成的纤维膜。本发明的纤维膜能够有效保持中药麻醉剂的麻醉药效,避免其失活,作用于局部麻醉皮肤表面能够快速、有效地达到麻醉效果,使用时直接贴合在局部麻醉皮肤表面,能够避免涂抹麻醉乳膏污染被褥、衣物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学麻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局部麻醉的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麻醉,即使用药物或其他方法,使患者全身或局部暂时并可逆性地失去反应,以达到手术能够顺利进行的目的。有关麻醉技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记载是出现在我国的汉朝,由中国古代著名外科专家、中医药学家华佗发明的麻沸汤。麻沸汤为中药汤剂相当于现在的口服全麻剂,口服后患者皮肤感觉丧失而便于实施手术。后来西医发明了各种麻醉剂,如现在盛行的利多卡因、布比卡因、普鲁卡因等等。近年来,人们发现各种西药麻醉剂的副作用较大,麻醉后会给患者带来诸多的不适感,于是又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中药麻醉剂。但是中药麻醉剂多为具有麻醉止痛功效的植物提取剂,其活性不易保持,麻醉效果降低。
由于近代医学和相关学科的发展,手术范围不断扩大,许多原来的手术禁区已经能够成功地进行手术,这些都是和麻醉学科的发展是分不开的。局部表皮麻醉是微创手术和美容手术等常用的辅助治疗手段之一,多以口服止痛药、局部注射麻醉剂和涂抹麻醉乳膏方式进行麻醉。口服止痛药物效果不明显,且疗效短;局部注射局麻药浸润麻醉在注射时会产生明显的疼痛感,可能会让患者焦虑不安,且注射过多的局麻药会对治疗效果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涂抹麻醉乳膏,虽然不会产生疼痛感,但是乳膏中的麻醉成分不容易渗透进皮肤组织,还需要涂抹一定厚度才能达到麻醉效果,实际操作无法准确控制涂抹量,且容易附着在被褥、衣物上,污染被褥、衣物。因此,研究一种活性保持时间长、麻醉药物能够快速渗透浸入皮下组织达到麻醉效果,又能够直接贴附在局部麻醉皮肤表面的纤维膜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局部麻醉的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该纤维膜能够有效保持中药麻醉剂的麻醉药效,避免其失活,作用于局部麻醉皮肤表面能够快速、有效地达到麻醉效果,使用时直接贴合在局部麻醉皮肤表面,能够避免涂抹麻醉乳膏污染被褥、衣物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用于局部麻醉的纤维膜,包括导热表层和功能复合层,所述导热表层为羧基化改性石墨烯层,所述功能复合层是聚N-乙烯基己内酰胺和乙基纤维素混合静电纺丝形成的纤维薄膜,所述纤维薄膜上负载有用于麻醉的药囊微粒。
聚N-乙烯基己内酰胺是一种温度敏感型智能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离子型水溶性以及有机溶剂溶解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超高的吸收能力,其相变温度为33℃在人体生理温度范围内;乙基纤维素是一种纤维素衍生物,物理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本发明的纤维膜在使用时可结合光照以便加快麻醉药效的渗透吸收,光照局部麻醉部位,可以升高局部麻醉部位的表面温度,使得聚N-乙烯基己内酰胺发生相变,释放药囊微粒的麻醉药效,促进局部麻醉部位对麻醉药的吸收,进而达到快速、有效麻醉的效果;石墨烯具有较强的导热性,将羧基化改性石墨烯层制成导热表层,使用时光照条件下有利于热的传导,以便达到局部麻醉部位表面快速升温的目的。将用于麻醉的药囊微粒掺杂于纤维薄膜,既可以有效长期保持药囊微粒的药效,又可以避免麻醉乳膏类产品污染被褥、衣物等问题。
进一步,所述纤维薄膜中的聚N-乙烯基己内酰胺和乙基纤维素的质量比为1.0~1.3:1。
这样的比例设置既有利于纤维薄膜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发生相变,释放药效,又有利于贮存条件下药囊微粒的药效维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未经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1662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