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瓣膜支架用压握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16317.X | 申请日: | 2018-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861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代高旭;黄韬;杨宇霆;周庆亮;可大年;孟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迈迪顶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24 | 分类号: | A61F2/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之大铭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5 | 代理人: | 朱晓蕾 |
地址: | 101312 北京市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条形孔 握盘 瓣膜支架 柱状凸起 后面板 斜凹槽 滑块 导引作用 面板转动 输送系统 相对两侧 抵接 通孔 穿插 装载 穿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瓣膜支架用压握装置,其包括前、后面板,前、后面板间设有前、后压握盘,面板和压握盘的中心均开设有通孔,压握盘盘面上开设有条形孔,前、后压握盘上的条形孔一一对应,前、后压握盘间设有滑块,滑块相对两侧各设有一柱状凸起,两个柱状凸起分别穿插在相对应的两个条形孔中,前、后面板内侧面上均设有斜凹槽,前、后面板上的斜凹槽一一对应,两个柱状凸起在分别穿过条形孔后抵接于相对应的两个斜凹槽内,当压握盘相对面板转动时,在斜凹槽的导引作用下,柱状凸起沿条形孔往复移动。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瓣膜支架用压握装置,能够更便捷地将瓣膜支架装载到输送系统中,以便减少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瓣膜支架的压握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重,老年性瓣膜病以及冠心病、心肌梗死后引起的瓣膜病变也越来越常见。外科手术即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或瓣膜成形等手术治疗是心脏瓣膜病的根治方法,但对于一些高龄、多种合并症、或有过外科开胸手术史的患者,外科开胸手术的死亡率很高。近年来,随着介入治疗技术的进步,经导管人工瓣膜这一划时代的技术,将介入手术推向了技术巅峰,并试图解决外科瓣膜置换的一切不足。2002年,第一例经导管人工瓣膜置换手术的成功,标志着这一革命性介入医学技术真正进入到了可行性阶段。近年来,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其前景被普遍看好,预测到2025年,TAVR全球的市场经济价值将超过冠脉药物支架。2015年,全球共完成71000例TAVR,到2025年将达到289000例。由于TAVR瓣膜的价格远高于是冠脉支架,虽然在病例数上TAVR瓣膜少于冠脉药物支架,但在总市场价值上TAVR瓣膜将来可能超过冠脉支架。TAVR将取代大部分主动脉瓣膜的外科手术治疗。
通常球扩瓣膜通过瓣膜压握装置将瓣膜支架装载到球囊上,输送到人体病变位置,如参见美国专利US20070056346 A1;而自膨胀瓣膜则通过各自的方法将瓣膜支架装载到输送系统当中,所用时间也各不相同。对于自膨胀瓣膜,需要在冷盐水中进行装载,且承装冷盐水容器不能太深。上述瓣膜支架的装载过程均费时费力,过程繁琐,这样会增加手术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瓣膜支架用压握装置,使用该压握装置能够更便捷地将瓣膜支架装载到输送系统中,以便减少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风险。
本发明瓣膜支架用压握装置,包括固定扣合的前面板和后面板,所述前面板与后面板之间设有固定扣合的前压握盘和后压握盘,所述前压握盘和后压握盘可相对前面板和后面板同轴转动,所述前面板、后面板、前压握盘和后压握盘的中心均开设有通孔,所述前压握盘与后压握盘的盘面上均开设有至少三个沿盘面径向布置的条形孔,所述前压握盘上的条形孔与所述后压握盘上的条形孔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条形孔沿盘中心对称分布,所述前压握盘与后压握盘之间滑动设有至少三个滑块,所述滑块的相对两侧各设有一柱状凸起,所述滑块上的两个柱状凸起分别穿插在相对应的两个条形孔中,所述前面板与后面板的内侧面上均设有至少三个斜凹槽,所述前面板上的斜凹槽与所述后面板上的斜凹槽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滑块上的两个柱状凸起在分别穿过条形孔后抵接于相对应的两个斜凹槽内,当所述前压握盘和后压握盘相对所述前面板和后面板转动时,在所述斜凹槽对柱状凸起的导引作用下,所述柱状凸起沿所述条形孔往复移动。
本发明瓣膜支架用压握装置,其中所述前面板和后面板均呈圆盘形,所述前面板与后面板的边缘处均设有第一手柄,两个所述第一手柄对应设置,所述前压握盘和后压握盘的边缘处均设有第二手柄,两个所述第二手柄对应设置,所述前面板与后面板的边缘处均设有周向布置且垂直于面板的第一凸台,两个所述第一凸台形成容纳所述前压握盘和后压握盘的第一空腔,所述第一凸台上设有连通所述第一空腔与外部的周向开口,位于所述第一空腔内的前压握盘与后压握盘的第二手柄从所述开口延伸至第一空腔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迈迪顶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迈迪顶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1631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