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化天然气地下储罐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14723.2 | 申请日: | 2018-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863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金国龙;林靖;王鑫;李昀;周竝;王勇;符晓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5 | 分类号: | E02D29/05;F17C5/02 |
代理公司: | 上海蓝迪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5 | 代理人: | 徐筱梅 |
地址: | 20006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板 地下连续墙 地下储罐 液化天然气 罐体结构 施工 沉降缝 隔热层 内罐体 局部应力集中 空间占位 疲劳周期 墙体结构 压力注浆 自由沉降 连接键 内衬墙 隆起 环向 抗剪 空罐 满罐 内罐 墙体 竖向 土体 外罐 开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化天然气地下储罐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其特点是地下连续墙与衬墙共同构成预应力墙体的外罐结构,且与内罐体和隔热层组成LNG地下储罐的罐体结构,所述衬墙设置在底板上,且底部由抗剪连接键与地下连续墙连接;所述底板与地下连续墙之间设有竖向沉降缝,底板与内衬墙之间设有横向沉降缝;所述地下连续墙外侧为环向压力注浆的预应力墙体结构,具体施工包括:随土体开挖逆作衬墙、底板及内罐体和隔热层的施工。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安全性高、经济性好、空间占位小和工效高的优点,既可满足满罐工况下的自由沉降,亦可控制空罐工况下的内罐隆起,较好的解决了局部应力集中及疲劳周期出现的罐体结构开裂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物地下空间开挖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与地下连续墙结合的液化天然气地下储罐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LNG(液化天然气)作为我国一次能源的比重逐年提高,至2020年LNG(液化天然气)的消费比降由6.8%提高到10%。自2016年起,LNG(液化天然气)接收站明显加快了进度,我国近期拟建上百个LNG(液化天然气)大型储罐。LNG地下储罐(包括半地下储罐等形式)在国际上应用非常广泛,日本、韩国地下储罐和半地下储罐的运营情况良好,然而,限于经济、技术等方面的条件约束,我国对于LNG地下储罐的技术及发展尚为欠缺。相对于常规的地上储罐,LNG地下储罐具有安全性高、环境影响小、占地面积小、可建更大容积等优势,LNG地下储罐是我国能源储备的方向,需要进行相关技术的攻关和储备。
现有技术的LNG地下储罐施工,其作为基坑围护结构的地下连续墙仅考虑施工期的水土压力作用,地下连续墙作为基坑围护的临时结构使用。LNG地下储罐通常为圆形,基坑亦为圆形,因此,作用于地下连续墙上的水土压力是天然的预应力施加系统。随着LNG储罐的大型化,储罐直径超过100m,埋深超过50m,基坑围护的地下连续墙厚度本身就可达到1.5m,其强度远大于一般LNG储罐的外罐结构,所以仅考虑地下连续墙作为临时围护结构,其施工成本过高,而将地下连续墙与LNG地下储罐相结合,使其兼作LNG地下储罐的外罐结构的设计理念,具有安全性高、经济性好、空间占位小、工效高等特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设计的一种液化天然气地下储罐结构及其施工方法,采用基坑围护的地下连续墙兼作LNG地下储罐的外墙结构,并通过墙外预留注浆系统对墙体施加环向预应力,实现LNG储罐结构的预应力要求,内衬环形墙体内设置保温系统,结合内罐与外罐间的保温材料,避免罐外土体冻胀破坏,并通过在地下连续墙上设置的底板限位结构,既可满足满罐工况下的自由沉降,亦可控制空罐工况下的内罐隆起,较好的解决了局部应力集中及疲劳周期出现的罐体结构开裂问题,极大的满足了满罐、空罐反复加载-卸载的工况下重复发生的罐体自由沉降及隆起限位等控制要求,结构简单,稳定性好,工程进度快,大大减低了工程费用,具有安全性高、经济性好、空间占位小和工效高的优点。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液化天然气地下储罐结构,包括由隔热层、内罐体和底板组成的LNG地下储罐以及基坑围护结构的地下连续墙,其特点是地下连续墙与设置在其内的衬墙共同构成预应力墙体的外罐结构,且与内罐体和隔热层组成LNG地下储罐的罐体结构,所述衬墙设置在底板上,且底部由抗剪连接键与地下连续墙连接;所述底板与地下连续墙之间设有竖向沉降缝,底板与衬墙之间设有横向沉降缝;所述地下连续墙外侧为环向压力注浆的预应力墙体结构。
所述衬墙的墙体内预埋保温管,且与隔热层一侧为阶梯状。
一种液化天然气地下储罐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点是LNG地下储罐在基坑内随土体开挖逆作衬墙的施工,当土体开挖至坑底且底板形成后依次进行内罐体和隔热层,其具体施工按下述步骤进行:
(一)、基坑围护结构的施工
采用包括成槽、钢筋笼制作、吊装及混凝土浇筑地下连续墙的基坑围护结构施工,在地下连续墙内预埋注浆管。
(二)、内衬墙的施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147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